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校际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校际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12月校际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并在答题卡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4600-4000年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出土了石铲、石刀等农业工具,也出土了数量巨大、色泽乌黑、种类繁多的陶器。如图所示,该遗址可()

A.研究黄河流域彩陶的工艺

B.证明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用于研究龙山文化的特点

D.说明山东是我国原始农业起源地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4600-4000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附近,是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因此该遗址可用于研究龙山文化的特点,C项正确;黄河流域彩陶属于仰韶文化的遗存,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判断手工业已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该遗址虽位于山东,但材料未提及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无法得出山东是我国原始农业起源地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2.汉初,刘邦以“太牢之礼”祭祀孔子,成为中国历史上拜祭孔子的第一位帝王。刘邦任用儒学大师叔孙通制定了一套完备的上朝仪式,感叹道“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随后叔孙通因功拜奉常,其弟子也都进封为郎官,这反映了()

A.儒生成为汉初官吏主要来源

B.汉初统治者开始探索更合理的治国策略

C.违背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D.刘邦事实上确立了“尊崇儒术”的方针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初采用黄老之学的治国思想,但同时刘邦也祭祀孔子、重用儒生制定上朝仪式,说明汉初统治者在探索更合适的治国策略,B项正确;叔孙通及其弟子因功受封不代表儒生成为汉初官吏主要来源,排除A项;汉初统治者采用“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材料内容没有违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排除C项;汉武帝确立“尊崇儒术”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B项。

3.唐朝府兵制的基本单位是折冲府,设在州县,分布极不平衡,关中一带拥有40%左右的折冲府。府兵征选原则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府兵平时进行农业生产,农闲时训练,自备兵甲衣粮番上、出征。唐中期以后,随着土地兼并,农民纷纷沦为流民或客户。对府兵制理解正确的是()

A.折冲府的分布情况不利于中央集权

B.大量征召府兵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C.安史之乱是府兵制衰落的主要原因

D.均田制是唐政府维系府兵制的基础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府兵制的基础是均田制,农民获得国家均田后,有义务服兵役,D项正确;关中一带拥有40%左右的折冲府,中央政府可以随时调兵,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府兵需要自备兵甲衣粮番上、出征,节省了国家军费开支,所以没有加重国家财政负担,排除B项;均田制的崩溃是府兵制衰落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4.(明)隆庆改元,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于时商引俱海防官管给,每引征税有差,名曰引税。(东西洋每引税银三两……其后加增东西洋税银六两),据此可知,当时()

A.明政府对民间海外贸易严格管控

B.开关加剧了东南沿海的倭患问题

C.明政府对海外贸易持积极的态度

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准贩东西二洋……征商税……商引俱海防官管给,每引征税有差,名曰引税”,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开放海禁后,向出海贸易商船发放“商引”,征收“引税”,以进行严格管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隆庆开关与倭患问题的关系,且放宽对民间开展海外贸易的限制有利于减轻倭患问题,排除B项;隆庆开关后政府仍然对海外贸易进行控制,商人出海需要申请船引,限制贸易口岸和出海船只数目,因此明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仍然是相对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