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日本关东平原南部的丘陵地带,谷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貌形态,其外观犹如丘陵地区的马蹄形凹陷(下图)。农耕时代,当地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农耕时代,谷户斜面、谷户底部及两者过渡地带分别为()

A.原生林、聚落、耕地 B.原生林、耕地、聚落

C.次生林、耕地、聚落 D.次生林、聚落、耕地

2.谷户底部()

A.土壤肥力较低 B.耐旱植被发育

C.常形成地形雨 D.多池塘与溪流

3.随着农业开发,谷户地区()

A.林区生物多样性增加 B.谷户底部面积扩张

C.耕地破碎化现象突出 D.聚落规模不断减小

【答案】1.C2.D3.B

【解析】

【1题详析】

材料中提出,该地为丘陵地带,谷户斜面最可能布局森林,农耕时代,原生林最有可能在遭到砍伐之后逐渐由农户管理的次生林所取代,因此谷户斜面应为次生林;谷户底部地形平坦,土层深厚,最有可能被开发为耕地;聚落分布在谷户斜面与谷户底部的过渡地带,既方便耕作,又利于次生林管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析】

谷户底部地势较低,为汇水区域,通常会形成池塘与溪流,土壤水分含量高,多耐涝植被,B错误、D正确;谷户底部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A错误;谷户底部地势平坦,无法形成地形雨,C错误。故选D。

【3题详析】

随着农业开发,谷户斜面林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农业开发使得谷户斜面不断被削平,谷户底部面积扩张,B正确;耕地规模扩大,不会出现破碎化现象,C错误;随着农业开发,聚落规模会不断扩大,D错误。故选B。

平谷区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2004年起,平谷应急水源地开始为北京主城区供水。2014年,北京主城区供水紧张局面缓解。该区地下水位的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开采量影响。1990~2022年,平谷区地下水位变化大致分为4个阶段(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区为北京主城区供水的直接水源是()

A.河流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5.该区地下水位受开采量影响最大的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④阶段该区地下水位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A.大气降水增多 B.水利设施完善

C.灌溉用水减少 D.南水北调实施

【答案】4.C5.C6.D

【解析】

【4题详析】

平谷区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地下水水量大,季节变化小,且水质较好,最可能是为北京主城区供水的直接水源,C正确;河流水、湖泊水水质较差,且水量季节变化大,是直接水源的可能性小,A、B错误;北京冰雪融水量较小,D错误。故选C。

【5题详析】

材料中提出,2004年起,平谷应急水源地开始为北京主城区供水。且读图可知,③阶段地下水位下降明显,但降水量没有明显下降趋势,可推断出地下水位受开采量影响较大;与③阶段相比,①、②、④阶段受降水量影响较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析】

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进京,北京市供水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导致平谷区地下水开采量减少,④阶段地下水位呈波动上升趋势,D正确;④阶段大气降水与地下水没有呈正相关,大气降水增多不是该阶段地下水位波动上升的主要原因,A错误;水利设施完善对该区地下水位变化影响较小,B错误;无信息表明该区灌溉用水减少,C错误。故选D。

冰川在运动中,会挟带大量的砂石,当冰川移动速度减慢,这些被挟带的砂石会在冰舌附近(图甲)发生垄岗状堆积,形成冰碛垄。加拿大落基山脉某河谷有冰川分布,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多条冰碛垄,图乙示意某冰碛垄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乙冰碛垄形成时,冰川的移动方向为()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8.图乙冰碛垄形成时的气候特征是()

A.逐渐变暖 B.逐渐变冷

C.相对稳定 D.变化剧烈

9.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碛垄()

A.不断向较低海拔延伸 B.上游易形成堰塞湖

C.单一冰碛垄面积增大 D.堆积物的粒径变大

【答案】7.D8.C9.B

【解析】

【7题详析】

从材料中可知,冰债垄为冰川堆积地貌,发生在冰舌附近。读图甲可知,冰舌为冰川消融区,最前端有陡峭的冰崖,砂石在冰崖(远离冰川一侧)堆积坡度较大,在靠近冰川一侧堆积坡度较小。结合图乙中冰债垄横剖面特点可知,该冰川的移动方向为向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题详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