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说明:本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45年,晋国被秦国战败,晋惠公被俘,晋惠公派遣大臣回国召集国人会议商议对策。《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中记载了很多类似的事例留下了大量如“朝国人”“朝众”“国人皆曰杀”“国人皆曰不可”“国人皆曰贤”等词汇。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列国争霸战争频繁 B.原始民主传统延续

C.儒家思想广泛传播 D.等级制度逐渐瓦解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题干材料可知,《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中频繁出现的“朝国人”“朝众”以及“国人”对各类事务发表意见的记载,如“国人皆曰杀”“国人皆曰不可”“国人皆曰贤”等,表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国人的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被统治者所重视,甚至在某些决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这反映了春秋时期政治生活中,普通民众的意见也能得到一定的体现和尊重,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延续了原始民主传统,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国人”被重视的情况,不能体现列国争霸战争频繁,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国人”被重视的情况,没有等级制度瓦解的相关叙述,排除D项。故选B项。

2.据《晋书·刑法志》记载:东汉时,“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注律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凡断罪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A.中华法系完备 B.儒学地位动摇

C.社会秩序混乱 D.礼法结合加强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东汉一批儒士为法律条文作注释,必然会在解释法律过程中渗透进儒家思想,从而促使儒家礼教与法律结合起来,也即礼法结合加强,D项正确;中华法系确立是在唐代,东汉时期中华法系尚不完备,排除A项;儒士引经注律体现儒学影响法律,是儒学影响力的体现,而非地位动摇,排除B项;对法律的注释体现法律制度的完善,但完善法律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需要,是历代王朝普遍采用的治国手段,并不意味着社会秩序混乱,排除C项。故选D项。

3.北魏统治前期,实行“宗主督护制”,倚赖豪强坞堡主为地方基层政权之“宗主”,督护百姓,“三五十家而制一宗主,始为一户,略矣,于是而多隐冒(户籍)”。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黄河流域统一的迫切性 B.国家对农民控制的强化

C.基层治理变革的必要性 D.豪强地主对皇权的威胁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于是而多隐冒(户籍)”可知,宗主督护制下,豪强地主趁机隐瞒其控制的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体现基层治理变革的必要性。后北魏孝文帝时期进行了改革,实行均田制、租调制和三长制等,C项正确;北魏在统一黄河流域后的一段时间后,仍然继续实行“宗主督护制”,排除A项;宗主督护制下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不利于国家对农民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所述为豪强地主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影响了地方管理,总体而言豪强地主服从北魏统治以换取对农民的控制,尚没有到反叛中央和威胁皇权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C项。

4.唐开元年间,规定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科举考试,不得在其他地方报名应试。宋代则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户籍也必须居住在本贯,有些地方甚至要求有户籍7年以上并实际居住“即许投状”。这些规定()

A.规范了科举选拔程序 B.保证了选官的公平性

C.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D.加速了社会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宋朝(中国)。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规定考生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科举考试,宋代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户籍也必须居住在本贯,甚至有些地方要求有户籍7年以上并实际居住,这些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科举考试中的冒贯应举和作弊行为,确保考试的公正性和选拔质量,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的地点要求,没有涉及科举考试的具体运作程序,排除A项;科举考试打破了特权垄断,为更多社会阶层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的流动性,而材料反映的是科举考试的地点要求,排除C、D项。故选B项。

5.辽朝史官耶律俨在官修史书《皇朝实录》中,依据契丹源于东胡和鲜卑之说,取《晋书》《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