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

2025

目录

TOC\o1-3\h\u2875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 3

312881.范围 3

291722.术语和定义 3

45102.1水肥一体化 3

243722.2以水促肥 3

279402.3以肥调水 3

107312.4因水施肥 3

81272.5水肥耦合 3

230293.基本原则 4

142554.技术方案 4

69394.1旱作区 4

220104.2精灌区 4

95124.3地面灌溉区 5

273104.4水田区 5

106465.主要模式 5

11255.1地膜覆盖一次性施肥 5

70635.2垄膜沟灌一次性施肥 5

216525.3地面灌溉施肥 6

34725.4水田覆膜一次性施肥 6

224495.5趁雨施肥 6

305265.6灌溉施肥 6

182325.7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 6

46305.8淋灌水肥一体化 6

279175.9喷灌水肥一体化 7

96375.10沟灌冲肥 7

273525.11座水施肥 7

112615.12注射施肥 7

238795.13底肥深施 7

PAGE

PAGE3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案和主要模

式。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全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与应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肥一体化

根据作物需求,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合,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

以水促肥

科学调控农田水分,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为作物吸收利用养分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养分高效利用。

以肥调水

科学施用肥料,改善作物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作物高效利用水分和抵御干旱的能力。

因水施肥

根据降水、灌溉、土壤墒情等农田水分状况和用水方式,综合考虑作物水肥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施肥方案,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

水肥耦合

通过科学调控和管理,使水肥两大生产要素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作物产量水平和水肥利用效率。

基本原则

综合考虑农田水分和养分管理,使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水分管理应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考虑施肥与水分的关系,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管理等措施,合理调控自然降水、灌溉水和土壤水等水资源,满足作物水分需求。

养分管理应根据作物需肥规律,考虑农田用水方式对施肥的影响,科学制订施肥方案,满足作物养分需求。

技术方案

旱作区

干旱缺水问题突出,在水肥管理上应以水为先,在合理调控农田水分的基础上,配套施肥技术。通过地膜、秸秆等进行全覆盖或半覆盖,充分集蓄自然降水,抑蒸保墒,解决干旱缺水问题。针对覆膜栽培后追肥困难,中后期易脱肥的问题,配套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一次施肥技术,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求,实现水肥耦合,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单产。在干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叶面喷施抗旱抗逆制剂、水溶肥料等增强作物抗旱抗逆能力。播种时将肥料溶解在水中,进行坐水播种,满足种子发芽和苗期水分养分需求。

精灌区

配备喷滴灌等现代灌溉设备,以水带肥、少量多次,根据作物需求精确调控水肥供应,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充分利用喷滴灌等

设施设备,使用水溶性肥料,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借助管道灌溉系统,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地面灌溉区

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灌溉,并根据农田水分状况选择施肥时间,灌溉要尽量考虑施肥的需求,进行造墒施肥。宜大力发展测墒灌溉,科学制定灌溉制度,根据土壤墒情和降雨情况决定灌溉时间和灌水量,并根据土壤墒情判断是否适合施肥,配套施用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等。有条件的地方改进灌溉方式,发展管道灌溉,扩大灌溉面积,推进喷微灌和水溶肥料应用,实现水肥一体化,提高水肥生产效率。

水田区

水肥管理中应因肥控水。宜推广覆膜保墒、湿润灌溉、控制灌溉等节水技术,田间始终保持浅水层或干湿交替的状态,减少农田水分排放。配套施用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等,促进水肥耦合,减少养分随水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主要模式

地膜覆盖一次性施肥

在旱作区,与地膜覆盖等措施结合,在覆膜前底施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和有机肥料等,一次施足不追肥,通过地膜集雨保墒,肥料缓慢释放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养分需求,实现水肥耦合,大幅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单产。

垄膜沟灌一次性施肥

在西北绿洲灌区,与

文档评论(0)

数字能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企业信息管理师持证人

新能源集控中心项目 智慧电厂建设项目 智慧光伏 智慧水电 智慧燃机 智慧工地 智慧城市 数据中心 电力行业信息化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1145050000024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5日上传了企业信息管理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