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秘密★启用前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孝文帝时,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这一调整()

A.利于北魏政权转型 B.取消了鲜卑贵族的特权

C.重在整顿地方吏治 D.形成了内重外轻的局面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孝文帝改革后,“改镇、戍为州、郡、县”,使北魏政权对地方的控制由军事管控变为统一的行政管理,这有利于推动北魏政权向封建化的转型,A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并未取消鲜卑贵族的特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地方行政改革的内容,并不是整顿地方吏治,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内重外轻的局面,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用《决狱法》“治契丹及诸夷”,该法对契丹等游牧民族的不同习惯法作了调整,保留了不少草原传统法律条文;对汉人则沿用唐朝律法断案。辽太祖的做法()

A.消除了契丹与汉族的矛盾 B.推动辽朝法律体系最终形成

C.基本沿用唐宋的政治制度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策略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在辽太祖时期,对契丹人用草原的传统法律条文管理,对汉人用唐朝的法律管理,这就是因俗而治的治国策略,D项正确;有利于缓和契丹和汉族的矛盾,不能说消除了,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辽朝法律的因俗而治,不是辽朝法律的最终形成,排除B项;辽朝的法律还有草原传统的法律,不是基本沿用唐宋的政治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3.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中写道:“因为战争的目的和宗旨是保护生命和肢体以及获得和拥有对生命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战争完全符合初始自然原则。……因为自然已经赋予每个动物足以进行自卫和自助的力量。”据此可知,格劳秀斯的国际法思想()

A.肯定战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 B.带有较鲜明的宗教神学色彩

C.将自然法理论作为重要基石 D.成为判断战争性质通用标准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荷兰)。根据材料“因为战争的目的和宗旨是保护生命和肢体以及获得和拥有对生命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战争完全符合初始自然原则。……因为自然已经赋予每个动物足以进行自卫和自助的力量。”可知,格劳秀斯认为战争是合理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宗教神学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是对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办法的合理性的论述,没有体现格劳秀斯的国际法思想将自然法理论作为重要基石,排除C项;材料内容是阐述战争符合自然原则可以用于解决国际争端,没有成为判断战争性质的通用标准,排除D项。故选A项。

4.唐代的户籍制度将民众分为“编户”和“非编户”,“编户”是良民、自由民,“非编户”则是贱民,如工匠、杂役、奴婢等,贱民没有资格立户。宋代百姓不再有良贱之分,取而代之的是“坊郭户”与“乡村户”。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商业者地位提高 B.宋代门第观念淡薄

C.阶级矛盾逐渐消解 D.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唐朝时,民众有良贱之分,而到了宋朝时没有了良贱之分,只有“坊郭户”与“乡村户”分别。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社会成员的身份趋向平等,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工商业者的地位问题,排除A项;宋代门第观念淡薄,是宋代的社会观念发生的变化之一,但是,材料里并有提及门第观念,排除B项;材料里没有反映阶级矛盾的任何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5.随着我国城市人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