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
联考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璧、玉琮、玉璜玉礼器组合不但广泛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区,而且向其他地区远距离扩散传播;且除璧、琮、璜之外,各地还出现了璋、圭、琥等新型玉器,与《周礼》所载的用于祭祀天地四方的“六瑞”相符。这反映出该时期()
A.良渚文化引领华夏文明的发展
B.文明演进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各地区物质文化交流较为频繁
D.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开始萌发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璧、玉琮、玉璜等玉礼器组合不仅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区广泛分布,还向其他地区远距离扩散,并且各地还出现了璋、圭、琥等新的玉器器型,这与《周礼》所载的用于祭祀天地四方的“六瑞”相符,反映出各地区文化的共性和在礼器制度上的相互影响,体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统一发展格局,B项正确;虽然良渚文化对其他地区有影响,但材料强调的是分布上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不是良渚文化引领华夏文明,排除A项;材料可以体现文化交流,但不能说明当时文化交流频繁,排除C项;材料仅仅强调的是“与《周礼》所载的用于祭祀天地四方的‘六瑞’相符”,而不是礼乐文化开始萌发,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2.西汉中后期,反映道家“延年益寿”“速差病苦”以及“自为自当”等观念的人名大量出现。在文学著作中,汉赋、乐府诗歌中有对“游仙飞升”“天道无常”思想的流露。在中医文化中,“精气论”“气元论”被反复引用。这表明西汉中后期()
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政府奉行实用性的文化政策
C.休养生息政策影响犹存 D.黄老思想根植广大民众生活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本质题,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材料可知,西汉中后期,反映道家“延年益寿”“速差病苦”“自为自当”等观念用于人名,以及文学著作、乐府诗歌和中医文化中体现出的“游仙飞升”“精气论”等的现象,反映了黄老道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广泛传播和影响,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到儒学地位的削弱,只是指出黄老思想在特定领域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政府的文学政策,排除B项;休养生息政策通常在王朝初期实行,而材料反映的是西汉中后期的思想和文化现象,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实际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3.北魏道武帝时期,拓跋珪通过征聘、使用汉族士大夫,与儒家政治联结;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时期,拓跋族上层集团的儒化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统治阶层中出现了许多精通儒学的拓跋贵族。这些做法()
A.利于塑造北魏政权的合法性
B.奠定了隋唐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C.提升了北魏国家的行政效率
D.开启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答案】A
【解析】
本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北魏时期。据材料可知,北魏道武帝时期,拓跋珪通过征聘、使用汉族士大夫,与儒家政治联结;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时期,拓跋族上层集团的儒化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统治阶层中出现了许多精通儒学的拓跋贵族。这些表明北魏统治者逐渐接受和推行儒家的政治理念,有助于塑造北魏政权的合法性和道统权威,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思想文化现象,其不能奠定隋唐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排除B项;重视儒家思想不等于国家行政效率得到提升,排除C项;北魏这些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封建化,但不等于北魏开启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D项夸大了其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
4.唐代前期,户籍是统计人口、征发赋役的依据。所有人丁必须编入户籍,未经许可,百姓不得随意迁移,如迁移需要得到地方官府的批准,并且要办理相关手续。唐代中后期,赋役户籍著录时已出现了商贩客户。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府放弃对人口的管控
B.赋税征收逐渐实现货币化
C.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D.藩镇割据导致户籍的紊乱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户籍制度严格,所有人丁都要编入户籍,未经许可,百姓不得随意迁移。而唐代中后期,随着均田制被破坏,租庸调制无法实施,政府实行两税法,因此赋役户籍著录已有商贩客户,这一变化表明人身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吕梁市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太原市常青藤中学校、李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长治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陕青宁晋四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