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闻学概论:第四章 新闻采访.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采访方式直面采访视觉采访书面采访体验式采访电话采访网上采访直面采访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的采访。(面对面采访)记者通过提问,一问一答的方式。这是最早出现的、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方式。两种类型:对个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个别采访;对群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开座谈会、调查会等。直面采访原则:1、平等对话: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角色,都要不卑不亢。2、因人而异:切忌用一个模式去套。要研究一般的正常的采访对象,更要研究特殊的非正常的采访对象(采访难度大)。例:北京晚报记者刘一达采访艾滋病毒感染者3、因势利导,掌握主动权:紧紧把握采访意图,主动提问,因势利导,步步深入;遇到意外情况,沉着应对;恰当掌握时间。例:1998年5月8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播出记者访问北大中文系88岁的林庚教授的节目新闻采访中的见面之道记者与采访对象彼此刚一见面,留下良好印象,对采访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第一印象的前摄作用和泛化作用或晕轮效应)。风度:言谈、举止、态度、表情、着装等等。“自己人效应”和“异己人效应”守时问候握手落座衣着视觉采访视觉采访就是用眼睛采访。记者采访时要善于把眼、耳、口、鼻、舌、身等人体的各个感官都调动起来,为采访服务。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接收信息发现线索识别美丑洞察本质捕捉情景视觉新闻(情景新闻)是原新华社社长穆青从日本共同社一份材料上借用而来的一个术语。“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情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场景再现视觉新闻对记者的写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学会写视觉新闻,要向新闻名篇学习,同时也要向文学名篇学习。书面采访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适合用书面采访的情况在采访对象没有时间亲自接受记者面访的情况。但要征得采访对象同意。采访对象在外地,记者抽不出时间前往采访,但又很有采访的必要。这种情况也可以用电话采访。但书面采访可以给对方比较充裕的时间思考问题。记者与采访对象近在咫尺,却又无法接近的情况下,书面采访往往成为传递信息、达到采访目的的一种特殊手段。适合用书面采访的情况书面采访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在同一时间内采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许多人。——这是书面采访最大的一个优势例1:美国记者、作家约翰·根室所著的所谓的世界各大洲“内幕书”例2:1987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春蚕到死丝方尽》书面采访时进行补充采访的一种方式。书面采访的缺陷:不能保证每次都得到答复;不能面对面交流。体验式采访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弥补“你做我写”缺乏亲身体验的缺憾,变“你做我写”为“我做我写”。体验式采访有助于记者眼睛向下,尽快接近采访对象;有助于获得真知;有助于把报道写得真切感人、有血有肉;有助于记者积累经验、锻炼、培养敬业精神。《新闻学概论》

第四章新闻采访回顾把新闻采访当作一门学问系统地进行研究是从1918年开始的。1、“五四”时期1918年北大在蔡元培校长的倡导下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著名记者邵飘萍被聘为导师,讲授新闻采访,编写了《实际应用新闻学》。徐宝璜,北大新闻研究会主任,讲授新闻学,《新闻学》1919年出版。回顾2、抗日战争时期抗战八年,出版的新闻书刊约100种。抗战时期,一批记者在大后方坚持宣传抗战,一批记者走上前线,成为战地记者,一批记者深入敌人后方开展敌后的新闻工作。回顾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从建国到文革前的17年,是探索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文革10年,新闻学研究面临巨大灾难,被扣上修正主义的大帽子;改革开放,新闻事业获得空前发展:出版了一批由大学新闻院、系、专业教师编著的以阐述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材;出版了一些研究新闻采访的专著;出版了一些新闻采访写作经验的汇编;出现了一些老记者的回忆录和研究名记者生涯的著作。第一节记者记者一词的发展广义:新闻工作者,包括与新闻业务相关的人(记者、编辑、评论员、专栏作家等);狭义:外跑新闻的人、以新闻报道为主要任务的人员(通常所指的记者)。称呼:探员

文档评论(0)

胖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