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CCSB40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705—2022
喀斯特天然草地草畜平衡计算方法
Thecalculatingstandardofbalancingpasturesupplyandanimaldemand
ofnativegrasslandinkarstregion
2022-12-13发布2023-01-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705—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草地合理利用和草地可食牧草产量的测定和计算 2
5草畜平衡计算 3
6草畜平衡调控 4
参考文献 5
I
DB52/T170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营林总站、贵州省林业局石漠化和草原管理处、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提出。本文件由贵州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营林总站、贵州省林业局石漠化治理和草原管理处、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宗彩虹、涂婳、王元素、宗炜、杨松、周秦、赵丽芬、吕晨阳、陈光丽、聂强、王松。
II
DB52/T1705—2022
喀斯特天然草地草畜平衡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喀斯特天然草地的合理载畜量及其计算指标和方法,提出草畜平衡调控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喀斯特天然草地的草地合理利用率、草地产草量的测定和计算,草畜平衡核定、草畜平衡计算方法、草畜平衡调控,使其不超载、不过牧,草地资源持续利用生态不退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喀斯特天然草地
喀斯特地区优势种为自然生长形成,且自然生长植物生物量和覆盖度占比大于等于50%的草地。3.2
可食牧草产量
除毒草及不可食草以外,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总和(含饲用灌木和饲用乔木之嫩枝叶)。[来源:NY/T635-2015,3.1]
3.3
羊单位(su)
一只体重50kg、日消耗1.8kg草地标准干草的成年母绵羊或与此相当的其他家畜为1个标准羊单位。3.4
黄牛单位(cu)
一头体重200kg~250kg、日消耗9kg草地标准干草的成年本地黄牛能繁母牛(含6月龄以内的犊牛)或育肥牛或与此相当的其他家畜为1个标准黄牛单位。
3.5
草地合理利用率
为维护草地生态良性循环,在既充分合理利用又不发生草地退化的放牧(或割草)强度下,可供利用的草地牧草产量占草地牧草年产量的百分比。
[来源:NY/T635-2015,3.3]
1
DB52/T1705—2022
3.6
合理载畜量
一定的草地面积,在某一利用时段内,在适度放牧(或割草)利用并维持草地可持续生产的前提下,满足家畜正常生长、繁殖、生产的需要,所能承载的最多家畜数量。合理载畜量又称理论载畜量。
[来源:NY/T635-2015,3.7]3.7
实际载畜量
一定面积的草地,在一定的利用时间段内,实际承养的家畜数量。[来源:NY/T635-2015,3.8]
3.8
超载
实际载畜量大于合理载畜量。3.9
潜载
实际载畜量小于合理载畜量。3.10
草畜平衡
在一定区域、时间内通过草地和其他途径提供的饲草饲料量与饲养牲畜所需的饲草饲料量达到总体平衡。
3.11
牧草干鲜比
不同类型的草地标准干草质量与可食鲜草质量的比率,由实际测算得来。
4草地合理利用和草地可食牧草产量的测定和计算
4.1利用方式和留茬高度
4.1.1喀斯特天然草地可刈割、放牧利用,以划区轮牧为宜。
4.1.2以牧草利用为主的矮禾草地留茬高度为3cm~5㎝、中禾草留茬高度为5㎝~8㎝、高大禾草的留茬高度为10㎝~12㎝,草地中灌木利用留茬高度为15㎝~20㎝。
4.2可食牧草产量的测定
可食牧草产量以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和山地草甸类的牧草从留茬部分刈割的可食牧草称量。有实际监测的地区以实际监测数据为准,无监测数据的地区每亩草地年可食牧草产量见表1。
表1不同类型草地单位面积年可食牧草产量及植被盖度
草地类
可食牧草产量范围(㎏/667㎡)
植被盖度(%)
热性灌草丛类
9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2_T 1773-2023 县级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年度更新技术规程.docx
- DB52_T 1769-2023 悬索桥空中纺线法缆索系统工程质量要求与评定.docx
- DB52∕T 1403-2019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docx
- DB52∕T 1410-2019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导则.docx
- DB52∕T 1516-2020 城市地铁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docx
- DB52_T 1755-2023 山地旅游示范区建设规范.docx
- DB52_T 1772-2023 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分类与代码.docx
- DB52_T 1752-2023 曳引驱动电梯困人应急救援作业规范.docx
- DB52_T 1718-2023 大型游乐设施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规范.docx
- DB52∕T 1390-2018 火力发电厂超滤装置清洗导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