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0张PPT).pptxVIP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共20张PPT).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导入大运河今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评论隋朝大运河和隋炀(yáng)帝的著名诗句。为什么皮日休高度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为何显赫一时的隋朝仅存在30多年就灭亡了呢?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课标:了解隋朝的兴亡,知道隋朝速亡的原因;了解科举制度创建、大运河开通等史事,从制度等方面认识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隋的建立与统一1.隋的建立:任务一: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时间:都城:建立者:581年大兴杨坚(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其父因辅佐宇文泰建立北周,被封为隋国公。杨坚承继父爵,女儿为周宣帝皇后。580年,宣帝病死,8岁的静帝继位,杨坚辅政。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为隋,改元开皇。隋文帝

2.隋的统一:隋陈589年灭陈国家统一589年,统一全国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秦朝西晋隋朝元朝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3.巩固措施: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赋役负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经济上政治上隋五铢三省六部制作用: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开皇之治”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隋朝称今天的台湾为流求。隋炀帝即位不久,先后三次派人前往流求,其中第三次是在610年。隋炀帝派武将文臣率领一万多人,从义安出发,渡海抵达流求,加强了与流求的联系。隋朝对台湾地区的认识比以往前进了一大步。《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详细记述了这一地区地理、物产、社会组织、饮食、服饰、习俗等各方面的情况。相关史事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一、隋的建立与统一

1.目的:隋炀帝游大运河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民谣?【问题思考】隋炀帝是为了贪恋江南美景而开凿大运河吗?他真正的目的是?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二、开通大运河

二、开通大运河2.概况:人物:时间:隋炀帝605年起任务二: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内容基本信息:一大:一条贯通________的大运河二千:三城:四段:五河:全长多千米洛阳(中心)、涿郡、余杭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南北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700洛阳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水》(唐)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3.影响:任务三:读诗,说说对大运河的修建有何评价皮日休持基本肯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胡曾持否定态度,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辩证分析一分为二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隋朝灭亡二、开通大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夏商周:世卿世禄制战国、秦朝:军功授爵制两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血缘军功孝廉门第张富贵的简历出身:高门权贵,富家子弟学识:一塌糊涂,平庸之极人品:欺善怕恶,为富不仁李有才的简历出身:一贫如洗,平民阶层学识:出口成章,真才实学人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掌控,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识

2.确立: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设置进士科,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隋文帝隋炀帝科举制: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选拔标准:才能)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3.历史意义:材料一:科举制度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的权力下移之弊,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还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打破了官僚世家依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流社会的政治通道。——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①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②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③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材料二:科举制度受到赞扬最主要是因为其公平性。……也就是说,不管家世出身高低,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材料三: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未年,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

文档评论(0)

159****19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