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1T 1191-2016 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01B0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191—2016

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

2016-03-18发布2016-03-18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191—2016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丝绸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丝绸协会、南召东方蚕丝绸有限公司、河南省民兴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茧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社旗县赊店绢纺有限公司、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阳、卢福堂、杨四同、王志强、杨行、夏辉、徐斌。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举福、卢瑶。

DB41/T1191—2016

1

桑蚕鲜茧烘焙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桑蚕鲜茧烘炕的术语和定义、鲜茧处理、蚕茧烘炕和干茧处理。本标准适用于桑蚕鲜茧的烘炕处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烘率

定量鲜茧烘炕后质量对烘炕前质量的比率。2.2

头烘

鲜茧第一次进灶烘炕成半干茧的过程。2.3

还性

半干茧出灶充分冷却后堆放,使茧层间水分和热量平衡均匀的过程。2.4

二烘

经过还性后的半干茧进灶烘炕成干茧的过程。2.5

一次干又称直干

鲜茧按照一定的烘炕工艺一次烘炕成干茧的方法。

3鲜茧处理

3.1鲜茧堆放

3.1.1篮堆

茧篮盛茧八成,篮心刨成“凹”形,茧篮堆成“品”字形,高度不超过2m,防止鲜茧蒸热,两排之间和四周靠墙处应留通道。

3.1.2架堆

将铺好的茧箔依次置于茧架或晾茧车上。每平方米铺茧量4kg,每层间距30cm。

3.2堆放时间

春茧最长不超过24h,夏秋茧最长不超过16h。对蝇蛆和即将羽化的蚕茧,应先行烘炕。

DB41/T1191—2016

2

4蚕茧烘炕

4.1铺茧

铺茧应铺松、铺匀,铺茧厚度5cm左右。

4.2烘茧工艺

4.2.1在设备工艺条件能够满足一次干(直干)的,可采用一次干。

4.2.2烘茧按各烘茧机型号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4.2.3推进式热风干燥设备类烘炕工艺见表1。

表1推进式热风干燥设备类烘炕工艺

项目

一次干工艺

烘茧温度

高温部/℃

110~115

中温部/℃

90~100

低温部/℃

75~80

换气

给气口

全关

排气筒

第一对

全开

第二对

全开

第三对

开3/4

第四对

开1/2

进(出)茧间隔时间/min

28~32

4.2.4自动循环热风烘茧设备类烘炕工艺见表2。

表2自动循环热风烘茧设备类烘炕工艺

烘茧进程

烘茧时间/min

烘茧温度/℃

排气筒状态

烘率/%

预热阶段

40

100~105

全关

95~98

恒速干燥阶段

180

105~110

全开

60~65

减速第一阶段

90

95~80

开3/4

50~53

减速第二阶段

40

75~70

半开

45~48

出炕前阶段

40

70

全关

40~43

4.3半干茧出灶

以蛹体尾部有明显收缩,腹部深凹,或以烘率达到60%~65%为半干茧出灶时机。

4.4半干茧处理

4.4.1散热

刚出灶的半干茧,应在堆场内充分散热冷却后,再行堆放。

4.4.2堆放

4.4.2.1垄堆

DB41/T1191—2016

3

半干茧堆成畦底宽1m左右,面宽0.5m左右,畦高0.5m左右,畦中插通气笼,畦与畦间留0.8m左右宽的通道,便于翻垄。堆放时间为3d~4d。

4.4.2.2篮堆

半干茧装入茧篮,盛茧九成。“品”字形堆放,高度不超过2m,并注明出炕时间。当还性适当时,将茧半干茧倒出进行混匀垄堆,垄堆高度不超过1m,堆放6h后即可烘炕。堆放时间为5d~7d。

4.4.3还性程度

半干茧出灶4d~5d后,应经常检查半干茧的还性程度。用手伸入茧堆中部感觉阴凉,茧层弹性较弱,鼻嗅刚起馊味,剖茧后蛹色稍暗时为还性适当。

4.5半干茧烘炕

半干茧铺茧厚度不超过5cm,进行二次烘炕。

4.6干茧出灶

4.6.1出灶时机

蚕茧烘到适干,即可出灶。4.6.2干燥程度判断方法

4.6.2.1适干

鼻闻微香,摇茧声音清脆;剖茧捻蛹轻松易碎成小片或酥粒状,捻之卷成线香条,手指上染油,有香味。

4.6.2.2偏老

鼻闻浓香,摇茧声音尖脆;剖茧按捏成碎状,捻之不能成条块,手指上不带油。4.6.2.3过老

捻蛹成小硬粒或硬块,无油。4.6.2.4偏嫩

摇茧声音重浊,剖茧捻蛹成薄片,带腻性。4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