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

1月期末联考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四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是()

A.水星B.地球C.火星D.土星

2.根据图示信息,与地球相比,④无生命物质主要是因为其()

A.易受②撞击B.温度低C.无大气层D.无液态水

【答案】1.C2.B

【解析】

【1题详析】

由图可知,②是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两侧是火星和木星,距离太阳较近的是火星,因此①是火星,C正确,ABD错。故选C。

【2题详析】

右图可知,④是土星,距离太阳较远,和地球相比,没有适宜的温度,B正确;②距离土星较远,不易撞击④土星,A错误;土星质量较大,引力较强,有大气层,C错误;因为没有适宜的温度,所以没有液态水,即使有液态水也未必有适宜的温度,排除D。故选B。

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0时51分,太阳活动区爆发耀斑活动,此次爆发还刷新了当前第25太阳活动周的最强耀斑纪录。至此,该活动区在过去一周内连续爆发了10次耀斑活动。伴随此次耀斑的发生,出现了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材料所述的耀斑()

A.发生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B.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

C.下次活动高峰约在2030年D.常伴随太阳黑子增多而减少

4.此次耀斑爆发产生的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是()

A.改变全球气候分布格局B.改变地球运行轨道

C.在新加坡亦能看到极光D.造成局部电网瘫痪

【答案】3.B4.D

【解析】

【3题详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B正确;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A错误。常伴随着太阳黑子的增多而增多,D错误;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下次活动高峰约在2035年,C错误。故选B。

【4题详析】

日冕物质抛射会对卫星系统、电网系统等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比如导致手机信号异常、无法使用导航、局部电网瘫痪等,D正确;日冕物质抛射不会改变全球气候分布格局,不会改变地球的运行轨道,AB错误;极光是日冕物质抛射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形成,极光常见于高纬度地区,新加坡纬度低,不能看到极光现象,C错误。故选D。

当地时间2024年1月1日15时10分左右,在日本本州西岸的石川县能登半岛近海发生里氏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地震到达前居住在东京的大岛先生收到了地震预警:“地震横波将于75秒后到达,请注意避险!”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圈层是()

A.①圈层B.②圈层C.③圈层D.④圈层

6.图中各圈层()

A.①圈层厚度均匀B.②圈层地震波波速最快

C.③圈层呈固态D.④圈层的液态物质运动形成磁场

【答案】5.B6.B

【解析】

【5题详析】

①圈层是地壳,②圈层是地幔,③圈层是外核,④圈层是内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厚薄不一,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海域,震源深度30千米,大于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应位于地幔,即②圈层。故选B。

【6题详析】

①层为地壳,厚度不均匀,陆地部分较厚,海洋部分较薄,A错误;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可知,地震波在②地幔中传播速度最快,B正确;③层为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不能穿过,C错误;④层为内地核,呈固态,D错误。故选B。

读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风蚀柱B.风蚀城堡C.风蚀蘑菇D.风蚀洼地

8.图中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河流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风力搬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