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陕青宁晋四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位于今山东地区的海岱文化区并不产绿松石,但在其文化范围内的西朱封遗址、两城镇遗址出土的一千余件绿松石片及坠饰、串饰,不仅数量大,而且做工规整。据此可知()
A.手工业生产的分布呈现区域性
B.早期文明时期地区间存在交流
C.山东地区的礼制文化起源最早
D.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已形成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干信息概括可知,本地区不产绿松石却有很多绿松石制品,这说明很可能是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而得来的,B项正确;题干重点强调的是本地区不产却有大量制品,不是手工业生产的区域分布,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礼制文化起源早晚的比较,不能得出山东地区礼制文化起源最早的结论,排除C项;仅从海岱文化区有外来绿松石制品,不能得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已形成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在西周时期,对于国人罢黜厉王和不支持周幽王的行为,史官的记录都并未有所否定和指责,国人也没有受到当时人的质疑以及继任统治者的报复,之后的春秋时期,这样的国人起义也是层出不穷。这表明()
A.原始民主遗风影响深远 B.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记述
C.君主专制受到一定制约 D.宗法分封体制逐渐解体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至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国人起义现象,这类起义行为“没有受到当时人的质疑以及继任统治者的报复”,反映了当时原始民主遗风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君主的权力,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国人起义现象,未涉及不同史官的不同历史记述,无法得出“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记述”结论,排除B项;秦朝正式确立君主专制,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春秋时期宗法分封体制逐渐解体,导致原有的统治秩序逐渐瓦解,但D项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孔子“闵(忧虑)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整理编定)《诗》《书》,修起《礼》《乐》”;墨子赞赏“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孟子之学术“治天下可运于掌上”;荀子坚持“制天命而用之”。由此可知这些学说()
A.治国理念存在冲突 B.存在相互交融借鉴
C.主张重塑社会秩序 D.都体现了经世精神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孔子主张复兴礼乐以矫正世风,墨子强调行为实践以利于人群,孟子倡导仁政治天下,荀子提倡改造自然并服务于社会,他们的学说虽各有侧重,但均着眼于社会现实问题,强调入世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D项正确;材料中虽涉及了不同人的治国理念,但并未涉及这些思想存在冲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不同人的思想间存在相互交融和借鉴,是从不同方面提出的治国方法,排除B项;材料中孔子强调的是恢复以前的社会秩序,孟子则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施政理念,荀子则未提及社会秩序的问题,重塑社会秩序不能涵盖材料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4.孝文帝迁都之后,确立了“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的八氏、十姓为第一流的世家大族;后又规定,“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孝文帝的这一举措()
A.激化了与汉人门阀的矛盾 B.阻碍了社会阶层流动
C.规范了鲜卑社会风俗礼仪 D.变革了官僚选拔方式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孝文帝确立了“八氏、十姓”作为世家大族和“四姓”制度,旨在以制度化形式确定社会阶层的地位。这种制度强化了高门氏族的特权,使得社会阶层固化。由此可见,这一举措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得官职更加依赖于家世背景,而不是个人才能或其他因素,B项正确;材料中四姓的特权阶层也包括汉人门阀,不会激化与汉人门阀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以血缘和职位划定阶层,未涉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吕梁市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太原市常青藤中学校、李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山西省长治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