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6页,答题卡2页。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他试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题框内,不得超越题框区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诸子的言论

主张

来源

《孟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荀子》

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

《韩非子》

政在选贤,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墨子》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吕氏春秋》

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

据表可知,当时()

A.儒家人才得到了统治者重用 B.因才授职的尚贤思想兴起

C.思想界德治与法治之争结束 D.官位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尊贤使能”“有能则举之”等可知,这些著作都强调尚贤任能,选拔人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随着战国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进一步瓦解,各国为图强,任用有才能的人治国理政逐步成为新的选官思想和制度,B项正确;当时统治者重用法家人才,排除A项;德治与法治之争并未结束,排除C项;当时官位世袭制度还有很大政治影响,没有被彻底废除,且根据材料信息无从得出这一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2.类似今天的账簿和户口名册,文献和出土材料保存了大量秦朝官方簿籍类经济文书,这些文书内容多与会计、统计有关,服务于户籍和行政管理。秦朝这类文书的繁密()

A.得益于商品经济活跃 B.促进了乡里社会的流动

C.反映出监察制度的完备 D.印证了官僚政治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簿籍类经济文书统计了地方户口和经济状况,并将这些信息纳入行政文书中,这类文书体现了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是官僚政治发展的体现,D项正确;秦朝重农抑商,材料显示的并非商业文书,排除A项;秦朝通过文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文书内容不仅仅关涉监察体制,还涉及国家对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排除C项。故选D项。

3.在唐代,士人通过科举只是获得任官资格,还需通过吏部铨选才能任官。对于一般士人,吏部“循资(年限)授任”进行“常选”;对于才学之士,则通过不限资次、不限选数的“制举”等加以选拔。据此可知,唐代铨选制度()

A.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录取规模

B.增强了选官用人机制的活力

C.导致了乡举里选的变相恢复

D.促成了官场风气的因循守旧

【答案】B

【解析】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唐代通过铨选制度对科举选官制度进行了完善,既保持了选官制度中对一般官员的以资历任用,又选拔了真正才学之士充实到高级官员行列,故增强了选官用人机制的活力,B项正确;唐代科举录取规模没有明显扩大,要到宋代才得以扩大,且材料也未涉及录取规模,排除A项;铨选由中央吏部主持,排除了地方操纵,故“乡举里选”不当,排除C项;官场风气的因循守旧的原因在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不在于铨选,排除D项。故选B项。

4.中国古代某一城市人们出行,习惯坐马,不习惯乘轿,“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租马)者,不过百钱。”这一城市最可能是()

A.西周时期的镐京 B.汉代初期的长安

C.唐朝前期的扬州 D.北宋时期的汴京

【答案】D

【解析】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该城市的“市”突破了坊市界限,已是“街市”,同时租马容易,商业租赁关系盛行,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的汴京打破了商业时空限制,D项正确;西周时期,铜钱不是流通货币,排除A项;汉代初期百废待兴,马匹短缺,排除B项;唐朝前期扬州坊市界限严格,排除C项。故选D项。

5.明朝加强了对北部边疆的治理。据图可知,当时()

明代北方边镇地区白银循环机制图

(注:“开中”是指明廷鼓励商人输送米粮等至边地而给予其食盐运销权的政策)

A.多方力量推动白银货币化 B.商人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C.南北经济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