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一滴水经过丽江》新教案.docx

19《一滴水经过丽江》新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4/NUMPAGES4

青大附中初一语文教案

课题

19.《一滴水经过丽江》马克.吐温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主备人

李晓琳

单元目标

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

2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

3、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学习目标

1.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妙处。

3.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重点难点

1、抓住作者重点介绍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她的魅力所在。

2、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妙处。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朗读教学法。

2.学法:合作学习法、朗读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认识作者阿来,导入新课。课前检查预习,由学生介绍作者。

1.完成预习作业,查阅资料,了解阿来其人;

2.通过举手的方式,在课上展示查阅的资料。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同时引起学生对作者阿来的兴趣。

学习任务一

请同学齐读课文,完成任务

作者笔下丽江的自然风光色彩明丽,建筑是别具一格,民俗民风更美。请你说说丽江的自然风光、建筑、民风民俗都有哪些特点?并在原文标画出相对应的句子。

答案:

自然风光:绿色,晶莹夺目词语:色彩斑斓,美丽如画

建筑:

四方街、木府:“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街道:五花石的街道,“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洗净了街道”;“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房屋: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水车:“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

小桥:一道又一道小桥。?

建筑特点: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建筑已与自然融为一体,富有地域特色,成为丽江的城市名片。

民风民俗:

(1)在山下,马帮在驿道来往。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牧羊人在草甸上放牧牛羊。(第3段)精神风貌:热爱生活,勤劳。?

(2)在街道,银匠“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玉器店老板挂出了翡翠;字画店老板卖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第13段)精神风貌:热闹,快乐,勤奋。?

(3)在院子里,浇花人给兰花浇水;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拍照,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第13段)精神风貌:和谐,融洽。?

(4)晚上,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第14段)精神风貌:热闹,愉悦。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问题。

意在通过初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把握丽江四方街的景物特征,感受它的魅力。

学习任务二

阅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作者从“一滴水”游览丽江的视角来展开描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①丽江水多,水美,选取“一滴水”游览丽江,富有地方特色;

②既通古贯今,又由高而下,容易把时间和空间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

③获得了自由的视角,描写景物时选用视角十分灵活,看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④如童话般奇幻,充满童趣。

使”,突出白云的纤巧、轻柔、美丽。

?

?

1、小组内自由朗读,讨论

2、全班举手回答问题,发表观点

这个问题有难度,小组讨论,加深理解来把握课文新颖的构思、独特的视角,理解这种妙处。

学习任务三

朗读思考,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试举例分析。

答案:

运用修辞,生动形象。

例如:“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运用拟人化手法。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运用比喻。

风趣幽默,富有灵性。

例如:“我想起来,自己的前生,在从高空的雾气化为一片雪,又凝成一粒冰之前,也是一滴水。”作者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介绍了一滴水的变化,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再如:“咕咚一声翻上水面。”不仅风趣,而且富有灵性。

富有诗意。

例如:“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连续使用“看到了”,赋予简略传神的描写一种抒情的意味,句子内部有长有短,有整有散,节奏多变,带着诗句一般的弹性。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通过品味文本,体会本文的写作技巧

课后作业:

必做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解词2遍;

2.完成同步同课时;

选做作业:

选择最喜欢的《一滴水经过

文档评论(0)

文档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各类文档分享交流word,pdf,excel等格式文档 论文排版,word格式修改,期刊排版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