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见症状—发热的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临床诊断课件).pptx

常见症状—发热的临床表现及问诊要点(临床诊断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

伴随症状、问诊要点

伴随症状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脑,疟疾,钩体病,药物热,急性溶血等。

(一)伴寒战

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二)伴结膜充血

常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结核,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等。

(三)伴淋巴结肿大

常见肝及胆道感染,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等。

(四)伴肝脾肿大

常见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五)伴皮疹

常见中毒性菌痢、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先昏迷后发热可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中毒等。

(六)伴昏迷

时间、季节、急缓

起病情况

发热程度、频度,热型

主要症状

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痛等

伴随症状

A

C

B

病因诱因

D

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外伤史、职业特点

添加标题文字

伴随症状

问诊要点

学习

内容

学习

小结

发热-

定义、病因、机理

体温

升高

36.3-37.2C

36.5-37.7C

36-37C

下午稍高

运动或进食后稍高

经前及妊娠期稍高

老年人稍低

波动范围不超过1℃

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无菌坏死物吸收

化学、物理或机械损伤:如大面积烧伤、术后的组织损伤等;

细胞破坏或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溶血、癌、肢体坏死等。

抗原抗体反应

药物热、血清病、风湿病等

内分泌代谢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大量失水和失血时散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

中暑、重度安眠药中毒、脑出血、脑外伤等

皮肤散热减少

广泛性皮炎、鱼鳞病及慢性心功能不全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属于功能性发热,多为低热

原发性低热、感染后低热、夏季低热、生理性低热等

产热

散热

皮肤

肝脏

骨骼肌

产热散热→体温升高

大分子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病原微生物

小分子

通过血脑屏障

作用体温调节中枢

白介素

抗原抗体复合物

炎性渗出物无菌坏死物

肿瘤坏死因子

外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

释放

干扰素

非致热源性发热

添加标题文字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学习

内容

学习

小结

发热-临床表现

37.3-38℃

38.1-39℃

39.1-41℃

41℃

体温逐渐上升至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

体温中枢发出冲动

交感N

运动N

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苍白

肤温下降

散热减少

骨骼肌收缩

寒战

束毛肌收缩

产热增高

产热散热

体温上升达到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

冷冲动停止

寒战消失

血管舒张

心跳呼吸↑

皮温↑

口唇干燥

产热≈散热

体温调定点回到正常水平

散热反应

出汗多

皮肤潮湿

产热散热

体温↓

体温↑

1

2

3

骤升型:体温数小时内骤然上升到39℃或以上;常伴寒战,甚至是惊厥;

缓升型:体温缓慢上升,数天达高峰,多不伴寒战。

骤降型:体温短时间内迅速降至正常,伴大汗淋漓

缓降型:体温逐渐缓慢降至正常。

将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持续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波动1℃

稽留热

稽留热

大叶性肺炎

斑疹伤寒

伤寒高热期

常在39℃以上

24小时波动2℃

弛张热(败血症热型)

最低仍高于正常

弛张热

败血症

风湿热

重症肺结核

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迅速降至正常

无热期可持续1天或数天

间歇热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间歇热

疟疾

急性肾盂肾炎

体温骤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

骤然降至正常

高热期和无热期各持续数天

回归热

规律性交替出现

回归热

回归热

霍奇金淋巴瘤

体温逐渐上升至39℃或以上

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如此反复多次

波状热

波状热

布氏杆菌病

体温曲线无规律

不规则热

不规则热

结核病

风湿热

支气管肺炎

添加标题文字

发热的分度

临床经过

热型

学习

内容

学习

小结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