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用案例分析药物合成技术45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品生产技术教研部杜会茹实用案例分析药物合成技术

三、实用案例实例1:对硝基-α-乙酰氨基-β-羟基苯丙酮(氯霉素中间体C5)的生产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图

操作方法将对硝基-α-乙酰氨基-苯丙酮盐酸盐(氯霉素中间体C4)加水调成糊状,测pH为7。将甲醇加入反应罐内,升温28~32℃,加入甲醛溶液,随后加入对硝基-α-乙酰氨基-苯丙酮盐酸盐及碳酸氢钠,测pH应为7.5。反应放热,温度逐渐升高。此时可不断的取反应液于玻璃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对硝基-α-乙酰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的针状结晶不断减少,而对硝基-α-乙酰氨基-β-羟基苯丙酮的长方柱状结晶不断增多。经数次观察,确认针状结晶全部消失,即为反应终点。反应完毕,降温至0~5℃,离心过滤,滤液可回收甲醇,产物经洗涤,干燥至含水量0.2%以下,可送至下一步还原反应岗位。

工艺条件及控制(1)酸碱度对反应的影响:pH在7.5~8.0为佳(2)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过高则甲醛挥发,过低则甲醛聚合。

操作注意事项①酸碱度的控制是本反应的主要因素,要严格控制pH7.5~8.0之间。调节pH值时要迅速、准确。②反应温度自然上升,终点温度不得低于38℃.③甲醛含量直接影响反应进行。含量在36%以上的甲醛应为无水透明液体。发现浑浊现象,表示有部分聚甲醛存在,必须将其回流解聚后,方能使用。④测反应终点不到时应酌情补加甲醛。

实例2巴豆醛的合成三、实用案例1.生产过程分析巴豆醛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制取丁醛、丁醇、2-乙基己醇、山梨酸、3-甲氧基丁醛、3-甲氧基丁醇、丁烯酸、喹哪啶、顺丁烯二酸酐及吡啶系产品。另外,丁烯醛与丁二烯反应可制得环氧树脂原料及环氧增塑剂。羟醛缩合反应

2.生产工艺流程3.操作方法在搪瓷反应釜中加入乙醛,夹套中加入冷冻盐水,保持釜温在10℃左右,滴加30%氢氧化钠,在10~25℃下反应5小时。缩合产物放入中和釜中,加入乙酸酸化,使pH=4。中和液放入搪瓷釜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脱水,生成丁烯醛。粗丁烯醛进入共沸精馏塔,塔顶蒸出水和丁烯醛共沸物,收集在油水分离器中。上层即为丁烯醛,经油水分离后,上层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进入精馏塔釜精馏,以气相色谱仪跟踪分析,当馏分中巴豆醛含量达94%时开始收集产品,最终所得产品含量在95%以上。

总结氯霉素中间体C5的合成巴豆醛的合成

课后习题氯霉素中间体C5工艺中注意事项?

实用案例分析药物合成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