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于广域碳计量与多元碳服务的双碳服务平台设计
目录
1研究背景
2碳排放流理论
3广域碳计量
4多元碳服务
2
2
30
30·60双碳目标
·2030前碳达峰·2060前碳中和
30-60
双碳目标
碳中和
碳中和
9月22日。国家主床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群论上发表面要讲话,新华社记者狗照损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碳中和: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计量
碳计量
降低排放总量
源通
源通筑业
能交建工
碳减排
碳排放全景监测
增加吸收总量
增加吸收总量
碳汇碳捕集
山水林田湖草碳利用
沙一体化保护
和修复碳存储
3
3
用电碳计量现状
用电碳计量现状
碳计量
碳计量
用电碳排放的计量是连接电力消费与碳排放量的桥梁,对电力行业低碳发展决策,制定合理的双碳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热门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油价惯美
热门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油价惯美请输入关键字
Nation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
介
介首页血机构设置国新闻动态政务公开目政务服务
舍首页机构设置机关司局环盗司重要工作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
计量要求:满足IPCC“三可原则”
可测量Measurable可核实
可测量
Measurable
可核实
Verifiable
Reportable
IPCC三可原则
当前用电碳排放计量方法:采用区域平均用电碳排放因子,是简单的非时变的固定碳排放系数。
微博微信发布时间:2021/08/31来源:环盗司凸[打印
微博
微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统筹做好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前不久,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
组,负织协调全回及各地区、各行业碳放统计核工作。
统计核算工作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组长,有关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
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工作组日常工作由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
承担。
表22011年和2012年中国区域电网平均CO:排放因子(kgCO?kWh)
2011
2012
华北区域电网
0.8967
0.8843
东北区域电网
0.8189
0.7769
华东区域电网
0.7129
0.7035
华中区域电网
0.5955
0.5257
西北区域电网
0.6860
0.6671
南方区域电网
0.5748
0.5271
--《中国区域电网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012年
4
当前用电碳计量方法的不足之处
当前用电碳计量方法的不足之处
碳计量
碳计量
当前用电碳排放计量方法:采用区域平均用电碳排放因子,是简单的非时变的固定碳排放系数。
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①难以体现用电碳排放因子的时间/空间差异性。
时间差异空间差异
③难以促进用户通过调节用电行为的方式主动减碳
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的取值相对固定,无法影响企业的用电行为和在电力市场、碳市场上的交易行为。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下,计量误差越来越大
随着新能源电量占比的提升,碳排放因子的峰谷差会越来越明显,平均碳排放因子计量方法带来的误差会越来越大。
未来的用电碳计量标准:
●如何实现全环节精确碳计量?
●如何实现实时碳排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