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
B31
备案号:21092-2007DB32
也由
ETJ
省方
苏
标准
江
DB32/T1071-2007
淮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plantingforChineseyamrhizome
2007-07一10发布
2007-09-1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1071-2007
目lj1§1
为规范淮山药的生产,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l.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l.2-2002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灌南县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灌南县农业局、灌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汤化吕、耿学双、张灿宏、孙朋、赵加生、邱军、张翠娥、董礼花、李春燕、
赵永波。
DB32/T10712007
淮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淮山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条件、繁殖、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淮北地区淮山药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淮山药根茎
产品器官,形状为棍棒型,其上端细,逐渐变粗。
3回2淮山药嘴子
山药根状块茎上部较细、肉质粗硬、具有顶芽的部分。
3.3零余子
叶腋处发生的铃状气生块茎。
4产地条件
4.1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3912000的要求。
4.2土壤条件
地势高燥、肥沃、土层厚150cm、砂质士或轻质壤土,土层中无茹士夹层或硬土杂质,排水良好,
地下水位在200m~300cm,土壤以微酸到中性为直。
5生产技术
5.1繁殖
5.1.1根茎繁殖
选择长lOOcm以上,直径2.5cm以上的根状块茎,切成长15cm~20cm,重约lOOg的种块,种块两端用
生石灰粉或草木灰粘护防腐,并晾晒ld~剖,直至表皮现青,断面干燥,于3月下旬将根状块茎埋入种植
行,用地膜覆盖,5月底出苗。
5.1.2零余子繁殖
于9~10月间采收成熟的直径3cm~5cm的零余子,放于室内沙层中贮藏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5月上
旬播种于田间,一般哇宽lOOcm~130cm,按lOcm见方播1粒山药豆,覆土3cm左右。20d~30d出苗,霜阵
后,根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2T637-2003 三系杂交籼稻丰优香占制种技术规程.pdf
- DB32T995-2006 银杏叶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2T1147-2007 饲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pdf
- DB32T953-2006 徐州白蒜 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32T1384-2009 异育银鲫乌仔、夏花半人工繁育.pdf
- DB32T714-2004 牛乳中青霉素残留量快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pdf
- DB32T1252-2008 强筋小麦 宁麦13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32T1532-2009 饲料中串珠镰刀菌素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DB32T1433-2009 扬饲麦3号原种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6109T296-2023 富硒桑叶生产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