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一)-高中-题目.pdf

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一)-高中-题目.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考试预测试卷(一)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师在教学诗歌意象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实例,理解并总结

意象“酒”所表达的情感。以下诗句中意象“酒”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的一项

是()。

A.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2.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建议学生归纳学会词类活用现象。下列不符合要求

的是()。

A.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B.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C.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D.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3.学生自主研读外国文学作品《老人与海》,对其中“硬汉”桑提亚哥与自

然进行抗争的情节记忆深刻,希望教师能为其推荐其他以“人与自然不懈斗争”

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以下作品不适合教师用于推荐的是()。

A.《热爱生命》

B.《奥德修纪》

C.《百年孤独》

D.《巴黎圣母院》

4.在讲授《苏武传》一文时,教师指出苏武是作者主要赞颂的人物形象,他

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值得后人永远敬仰,并列举很多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下列

哪一诗句与此民族气节相关()。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5.学生在作文中对“借代”的修辞手法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正确的例子

来进行讲解,下列语句不合适的是()。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C.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D.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

值的集中体现。某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采用了很多方式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

养。下列不合适的是()。

A.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

规律

B.鼓励学生以批判视角阅读、理解国外倡导个性主义的文化经典

C.让学生自己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

D.展示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多样化评价

7.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如下:①掌握“父”“幸”“引”

“顾”等多义词及“以”“之”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刃”“怀”“归”等词的活

用情况,正确辨识特殊的文言文句式,并能准确翻译;②体会本文把人物放在矛

盾斗争的激流漩涡中,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写法;③学

习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对该教学目标的

分析不正确的是()。

A.教师对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要求理解准确

B.教师对本文特有的写作手法给予足够重视

C.教师把握好节奏,教学目标可用一课时完成

D.教师关注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8.针对必修与选修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提出“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整”的教学建议。下

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必修课程应立足于共同基础,重视日常语文积累。

B.必修课程应为选修课程奠定坚实的根基,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

C.选修课程应鼓励开展个性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D.选修课程应注重学习“点”的深度,充分激发学生潜能。

9.阅读《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实录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视频)

师:这么美的歌声把我们一起带进了课堂,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化用了

哪位词人的哪首词?

生:李清照的《一剪梅》。

师:那咱们来一起背诵一下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