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3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时练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主题思想是什么?
2.写作特色是什么?
3.理解性默写
(1)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
(2)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
(3)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
,。
(4)诗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
?
4.重要问题探究
(1)自选角度赏析“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
(2)诗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如何体现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的?
(3)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妙在何处。
(4)(课后题)李白年轻时曾“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送别》就写于他乘舟东下、出蜀入楚的途中。细读诗作,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景色,注意写景视角的转换,体会诗人心境的变化。
参考答案
1.描写了诗人从蜀地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及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2.(1)构思巧妙,脉络清晰,波澜起伏。
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诗人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与下面诗句密切相连,具有贯穿全诗的作用。
颔联、颈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新鲜、新喜的情感。
尾联紧扣“送别”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2)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瑰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好似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画,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含长江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3.理解性默写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4.重要问题探究
(1)①写景角度:远景,通过游动的视角,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的景色,雄浑壮阔,意境高远。
②炼字角度:“随”写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突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③写法角度: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借看到的雄浑壮阔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外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也展现出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的朝气。
③描绘画面: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野,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2)①写景角度:上句写夜晚,仰观天宇,皓月当空,银辉四射;俯视江流,明月倒映,增多洁如镜。
②炼字角度:“飞”字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了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月亮犹如天上来客,飞抵江流,沉落水底,亲近诗人,追随诗人,相依相伴,情意绵绵。
“结”字,引人联想,彩云犹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一到早上,就铺撒出五彩斑斓的锦缎来,似在装点美丽的天空,又如迎接远道而来的诗人。
③联想大胆奇特,色彩斑斓,意境奇丽,充分表现出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
(3)①“送”:直接点题,“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故乡水以人的情感,借故乡水对我的“依依不舍”,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惜别之情。
②这是诗的主旨句,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4)诗人乘舟东下,随着船只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地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江水本在河道中奔涌,却仿佛流入辽远无际的荒原,显得视野辽阔,境界高远。颈联则以静止的视角,描摹江上的美景,宛如两幅图画。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出江水的澄净明澈。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时的景象,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这两联的景物,或天高地远,气象阔大,或风物灵动,景色优美,正是作者喜悦开朗心境的展现,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表现出作者远游异乡、闯荡世界的兴奋心情。但随着离乡越来越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就越来越浓,最后一联则转入思乡之情的抒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册第1单元复习《单元测试》01含答案解析.pdf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模拟试卷含答案1.pdf
-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第4章《4.1函数》教学设计教案.docx
- 八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第4单元复习《单元测试》02含答案解析.pdf
- 八年级数学苏科版上册课时练第1单元《1.1全等图形》含答案解析.pdf
-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2章《2.6实数》含答案解析1.pdf
-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课时练第3章《3.1确定位置》含答案解析2.pdf
-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docx
- 儿童世界(DDS)商业计划书_20250205_224911.docx
- 新版吉林省吉林市宠物店企业公司商家户名录单联系方式地址大全314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