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教学论文.docx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教学论文.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教学论文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高中历史课堂问题链设计类型探究

【摘要】在当前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的提问缺乏指向性、层次性、逻辑性,提问比较随意,流于形式,缺乏深度,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实质性的变革,而能够突破传统满堂灌、死记硬背的授课方式,作为学生学习方式有效转变的大单元教学和问题链设计,越来越受到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因此,本文拟从大单元教学的视角,探寻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中学历史教学问题链的设计类型,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历史素养,实现向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问题链;中学历史教学。

大单元教学是指历史课本的单元整体教学,依据单元核心概念对该单元的课程内容进行重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现行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实行“单元+课”模式编写教材,即教学内容分若干课时讲授,围绕一个核心历史概念,以完成本专题的教学任务。每个单元的核心概念就是串联本单元课程的线索。历史问题本身是整体性的考察,不是割裂出来的考察。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内容时,要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历史,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注重单元的完整性,注意单元内各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历史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由此可知,大单元教学势在必行。

问题链是指在学情分析和理解教学内容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确定单元的核心历史概念之后,围绕核心历史概念设计的一系列关联化、系统化、层次化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学生与老师互动对话的一个过程,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则是课堂互动最普遍并且最有效的方式。课堂上老师设计问题的质量和逻辑性直接关乎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学习效率的程度。所以,教师围绕单元核心概念,围绕历史核心素养去思考,设计一套有核心、有逻辑、有难度的问题链,以促进大单元教学的推行。

大单元教学视角下的问题链不是一系列问题毫无逻辑地罗列,而是带有指向和期待的衔接式的问题群。问题链连接了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师是问题链的设计者,问题的设计遵循着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等原则,一般由3—5个问题构成。问题链的设计不仅来自于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研究,也来自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会更有针对性。一堂课问题链的个数没有明确要求,可以是一组,也可以多组。问题链的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过程,更好地理解知识内涵,学生的素养能够得到发展。学生是问题链的回答者,通过对问题链问题的回答激发学生求解的探索欲,锻炼认知和思维能力,实现由浅层次学习向深层次学习的跨越。可见,利用问题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问题链的问题设计是灵活多样的,不同的问题设计可以体现其独特的功能,历史课中的问题链根据功能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主题式问题链,递进式问题链,探究式问题链,总结式问题链。

一、主题式问题链:

主题式问题链指的是围绕某一主题设计问题,能够覆盖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核心知识或概念的问题群。与其他形式的问题链相比,主题式问题链的核心关注点为课程教学模块的主干知识。教师往往采用围绕主干知识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建立问题之间的联系,而学生则需要以教师在情境中的提问为依据和起点,先通过情境中的探索来思考问题,再通过在情境中的模拟来迁移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学、所悟、所掌握的所有知识都与主干知识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对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拓展思维能力的积极作用。

如《全球航路的开辟》一课,教学以“全球航线开辟的动因”为重点,而环球航线的开辟则表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进程,在全球航线开辟到现代世界的发展过程中,突出了纵向因素和外部性因素的相互作用,因此,针对此教学重点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链:

(一)全球航路开辟的动因:

材料一:

中世纪(约5世纪至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商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教师问题一】:比较材料一的两则材料,分析当时欧洲社会上出现了什么现象?

【答案预设】:1.经济根源:西欧各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越来越迫切地渴求黄金白银财富,渴望开拓新的市场。

材料二:

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意]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

【教师问题二】:为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8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