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历史(人民版选修3)练习专题1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doc

2018年历史(人民版选修3)练习专题11滑向世界性大战的深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一

一、选择题

1.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国别

项目

英国

德国

法国

美国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四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其殖民地的数量已经不相称了,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故实质问题是D项。

答案:D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英德矛盾直接作用下发生的事件是()

A.德奥缔结同盟条约

B.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C.三国协约的建立

D.法俄缔结军事协定

解析:德奥结盟主要是德国要对付急于复仇的法国;奥匈帝国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地区急需德国的支持;意大利加入德奥集团主要是由于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失败;英德矛盾激化直接促成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

答案:C

3.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与英国在全球进行商业竞争

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D.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控制全世界

解析:通过材料“德国的货物……漂洋过海”可知,这时的德国正在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企图成为“世界帝国”。

答案:D

4.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人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然是复仇。”他的所谓“复仇”起因于()

A.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

B.法国想恢复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C.普法战争法国的失败

D.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项正确。

答案:C

5.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陆大国之间的势力均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解析:在英国人眼里,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不关注欧洲,就谈不上称霸世界,排除B项。美国此时还不是大国,无法对英国构成威胁,排除C项。19世纪末,英国经济有所衰退,但综合实力仍然是世界领先,并非无力插手欧洲事务,排除D项。

答案:A

6.下图是一幅反映近代国际形势的政治漫画,它所显示的时代背景是()

A.法德两国的针锋相对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C.瓜分殖民地时各国的利害冲突

D.两大集团形成后,内部完全没有了利害冲突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A项体现的是漫画的表面现象,仅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个方面;C项也是两大集团对立的一个方面,A、C两项都包含于B项。D项说法错误,集团内部仍有利害冲突,故排除。

答案:B

7.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出现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A.英德矛盾的发展促使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B.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被瓜分完毕

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

解析:注意审题,题干中强调的是“重新瓜分世界”,这里面隐含着实力的变化。B、C两项体现不出这种变化,而A项是新“局势”的具体表现。只有D项是决定性因素。

答案:D

8.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解析: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地点是“南斯拉夫”(塞尔维亚);事件是“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反对奥匈帝国侵略的萨拉热窝事件)。由此排除A、C、D三项。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伯伦曾几度向威廉二世作出结盟的姿态。1898年,张伯伦曾向德国表示:“我们应该对俄国说,你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我们准备承认这一点。但是你们不能走得太远了。中国的其他地方应当由我们联合保护。”威廉二世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张伯伦不应当忘记,在东普鲁士,我有一个德国师团在抵御着三个俄国军团和九个师团,那儿可没有中国的万里长城,也不是英国的装甲舰能到的地方。”张伯伦的建议并不被德国响应。

材料二1901年,威廉二世对甘本(法国驻英大使)说:“你应该知道我对你的国家的感情。我认为对欧洲和平来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7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