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春节安全课件
有限公司
汇报人:XX
目录
春节安全常识
壹
春节出行安全
贰
春节网络安全
叁
春节应急处理
伍
春节防骗指南
肆
春节安全教育
陆
春节安全常识
第一章
家庭防火安全
春节期间,使用电暖器、煤炉等取暖设备时,需确保设备安全,避免火灾发生。
正确使用取暖设备
节前应检查家中电气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电线,避免因电路问题引发火灾。
检查电气线路安全
燃放烟花爆竹是春节传统,但需在指定区域进行,远离易燃物品,防止火灾。
避免燃放烟花爆竹
春节期间厨房用火频繁,烹饪时切勿离开,防止油锅起火或忘记关火引发事故。
厨房用火不离人
01
02
03
04
食品安全指南
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正确处理剩菜剩饭
春节期间,合理储存和处理剩菜剩饭,避免食物中毒,确保食品安全。
在准备食物时,生熟食品要分开处理,防止细菌交叉污染,保障饮食健康。
注意食品保质期
购买食品时检查保质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确保节日饮食安全无虞。
个人防护措施
01
春节期间,正确燃放烟花爆竹,避免人身伤害,选择安全地点并遵守相关法规。
正确燃放烟花爆竹
02
注意用火安全,不随意燃放烟花,确保家中电器、燃气等设备安全使用,防止火灾发生。
防范火灾
03
春节期间,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物,确保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
防止食物中毒
春节出行安全
第二章
驾驶安全提示
出行前务必检查轮胎、刹车、灯光等关键部件,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春节期间交通繁忙,驾驶时应严格遵守交通信号和标志,避免违章行驶。
长途驾驶时应适时休息,避免因疲劳导致反应迟钝,增加事故风险。
春节期间聚会多,切记不要饮酒后驾车,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检查车辆状况
遵守交通规则
避免疲劳驾驶
不酒后驾车
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以应对突发状况。
保持安全车距
公共交通注意事项
春节期间,人们常携带大量行李,需注意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确保公共安全。
避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春节期间人多拥挤,要特别注意个人财物安全,避免扒手等不法分子趁乱行窃。
注意个人财物安全
在车站和车厢内,应遵守秩序,排队上下车,避免拥挤推搡,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
遵守乘车秩序
出行前应通过官方渠道了解公共交通的运行时间及调整信息,以免耽误行程。
留意车辆运行信息
旅游安全须知
出行前应确保身体状况良好,避免在旅途中因健康问题影响行程安全。
检查个人健康状况
随身携带紧急联系人信息和常用求助电话,确保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及时求助。
携带紧急联系信息
出发前要查看目的地的天气预报和环境信息,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防寒保暖或防晒防暑。
了解目的地天气和环境
春节期间人流密集,注意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在人多拥挤的地方逗留过久,确保个人财物安全。
注意交通安全
春节网络安全
第三章
防范网络诈骗
春节期间,警惕不法分子通过假冒知名购物网站进行诈骗,确保交易在官方平台进行。
识别虚假购物网站
01
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红包链接,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
警惕假冒红包链接
02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间互发祝福,注意验证信息来源,防止社交软件诈骗。
防范社交软件诈骗
03
个人信息保护
春节期间,人们常在公共场所使用免费Wi-Fi,但需谨慎处理银行转账、购物等敏感操作,以防信息泄露。
避免在公共Wi-Fi下进行敏感操作
01
春节期间,人们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旅行计划,但过度分享可能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应适度分享。
谨慎分享个人行程
02
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启用双因素认证,可以有效提高账户安全性,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
使用复杂密码和双因素认证
03
儿童上网安全
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的上网记录,了解孩子的网络活动,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定期检查上网记录
教育儿童识别网络诈骗、不良信息等风险,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育儿童识别风险
家长可以通过设置家长控制功能,限制孩子访问不适宜的网站和内容,保护儿童网络安全。
设置家长控制
春节防骗指南
第四章
常见诈骗手段
骗子冒充政府或官方机构发送虚假信息,声称中奖或退税,诱骗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
01
假冒官方机构诈骗
春节期间网购增多,骗子通过虚假的购物网站或假冒客服,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
02
网络购物诈骗
利用社交软件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红包,一旦点击,骗子即可盗取用户的资金或信息。
03
红包诈骗
防骗技巧与建议
01
春节期间,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如假冒亲友借钱、虚假购物网站等,需提高警惕。
02
骗子常利用电话进行诈骗,如谎称中奖、冒充公检法等,接到可疑电话应立即挂断。
03
春节期间,红包是常见的祝福方式,但需注意识别电子红包链接,避免点击钓鱼网站。
04
在参与各种春节活动时,不要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以防被不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