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语文常考必刷试题(附答案).docVIP

2025年高考语文常考必刷试题(附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5年高考语文常考必刷试题(附答案)

单选题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参考答案:D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字,又称表字,古代男子20岁时行冠礼,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与本名意义有关的字,而古代女子无需取字。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社稷,即土神和谷神,护佑农耕。古时以农为本,“本固则邦宁”,君主设坛祭祀二神,社稷遂成国家之代称。

D、在等级分明的中国古代社会,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参考答案:A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元,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杜甫诗句“穷年忧黎元”中的“黎元”与此意思相同。

B、乘传,古文中指朝廷派出官员乘车发布文书、命令等,也有传檄、移书等说法。

C、博士,古代一种官职,任职者往往在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有教授生徒的职责。

D、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泛指老年人,相关词语还有耄耋、期颐等。

参考答案:B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

参考答案:D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参考答案:C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小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瞾檄》。在本文中是指用檄文晓谕的意思。

C、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

D、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日“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

参考答案:A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摄尉”之“摄”,指暂代官职。表示暂代或代理官职的词有“行”“署”“权”“假”等。

B、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为父母守丧,也称“丁艰”“服阕”。依照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C、檄,与“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其中“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牒书”与“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统属的各官府之间的行文。

D、宸翰,指帝王的墨迹(文章或手书)。《林黛玉进贾府》中,“荣禧堂”三字之后的又一行小字“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翰”也是此意。

参考答案:B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拜”等是古代授受官职的术语,常见的还有“徙”“迁”“转”等。“擢”“升”是提升职务,“谪”“左迁”是降低职务。

B、“国学”即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时兼为最高学府;“家塾”,即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C、“朕”是古代皇帝的自称,此外皇帝还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服务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服务项目包括视频、章测试、见面课(直播)、学习行为分(习惯分)等,纯手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