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一轮单元综合测试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综合测试八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45页]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875年,中国在正当的进出口贸易中仍处于出超,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到1885年,入超约2320万两白银,1905年入超额扩大到9416余万两白银。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的锐减

B.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关税税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D.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转入低谷

解析:材料“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说明晚清时期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由出超国变为入超国,体现的是进出口总额差值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故A项错误;材料“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由出超国变为入超国,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出超额近111万两白银,但此后逐步转为入超”与关税无关,故C项错误;晚清民族工业兴起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B

2.从西方工业近代化的成功实践可以看出,其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条:一是从银行融资,二是设立股份制公司吸引民间资本。而洋务运动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的命运。这一现象说明()

A.洋务运动缺乏有力资金支持

B.财政危机影响近代化发展

C.中国工业化道路具有特殊性

D.西方发展经验不具借鉴性

解析:洋务运动缺乏有力资金支持,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财政危机,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中国工业近代化建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背景下开展的,使其无法获得相应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条件保障,这与西方工业近代化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故C项正确;材料意思是应该借鉴西方的经验,故D项错误。

答案:C

3.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和比重情况(%)。该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A.自然经济得到巩固

B.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C.国内市场逐渐活跃

D.仍然是世界原料的主要产地

解析:由题中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到,手工制品类的比重越来越小,由此可以判断自然经济正在遭到不断的破坏,故A项错误;图表中原料品的出口越来越大,机制品亦在加大出口,可见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图表主要反映的出口情况,没有关于国内市场的内容,故C项错误;原料品出口的不断增加不能说明中国是世界主要的原料出口国,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均是此类型,故D项错误。

答案:B

4.在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消费资料进口比重远远大于生产资料进口比重,农产品和矿产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出口比重趋于下降。这反映了()

A.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

B.近代民族工业已有长足发展

C.中国自然经济顽强的抵制作用

D.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多进口消费资料,多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说明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故A项正确;材料中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民族工业发展存在阻碍,故B项错误;材料中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无关,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体地位,D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8·华中师大测评)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产品下降幅度约有四分之三,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这反映了()

A.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B.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C.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D.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

解析:近代我国的民族工业一直没有呈现出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劣势,因此不是贸易顺差,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我国轻工业产品出口的增加和机器进口的增加,说明我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故C项正确;我国的经济结构仍是以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8·菏泽市模拟)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维持运转。这反映出()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

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

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始终在本国封建势力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而日本投降后,这一状况仍未得到根本上的改观,故A项正确;虽然在战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