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授课课件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pt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授课课件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关史事课堂总结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19课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背景:土地方面:措施:兴修水利方面: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扩大耕地面积。①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②修建堤坝、渠堰、海塘。庄稼种植方面:①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②增加经济作物的品种、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烟草蔗甘茶叶棉花花卉土地方面:成果: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荒地得到开垦,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到乾隆末年,全国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庄稼种植方面: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多,花卉、水果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已经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了新的商品粮食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意义: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清朝前期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已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一些颇具规模。手工业丝织品印染瓷器茶业清朝前期商业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商贸交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这些晋商和徽商等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商业繁华的商业市井风情思考:清朝商业为什么会如此繁荣?①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投放市场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③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市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较大的商贸城市几十座。④商品经济延伸到农村,特别是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⑤商帮的重要作用。三、人口的增长人口状况: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清朝统治者为恢复社会经济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使得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由此有了很大的增长。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过度开垦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经济的发展清朝前期社会商品贸易兴盛,形成商业网商帮:晋商、徽商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高,经济作物发展商业1.下列不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的一项是()A.人地矛盾突出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C.土地兼并D.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答案】C2.乾隆时期,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城市是()A.北京B.苏州C.江宁D.广州【答案】B3.清朝前期人口大量增长,这与下列哪两种高产作物的推广有关()①高粱②花生③玉米④甘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课后作业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作业发展型作业:完成作业课时练习状元成才路状元成才路相关史事课堂总结学习任务一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