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开启思维彰显思想:审题·立意(原创)
一、规范作文审题思路
审题的基本方法
考场作文具有明确的限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具体要求来有针对性的写作。如果背离了这些要求,文章就会跑题,也就不可能的高分了。
无论任何题型,审题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
=1\*GB2⑴扩展法。在命题、话题、材料或立意指向的基础上加以扩展,以达到缩小写作范围,使写作内容具体化的目的。扩展的方法主要是添加限制成分,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限定以后,文章选材、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更加明确和集中,以便使我们在构思时能够做到以小见大。
=2\*GB2⑵探究法。紧紧围绕命题、话题、材料或立意指向全方位、多层面的思考,多提一些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进行探究,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的写作思路就会越来越明确和集中,自然也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达到了审题的目的。
=3\*GB2⑶类比法。尤其是对于那些带有比喻的作文题,我们要通过其与其他事物(特别是人、社会现象等),找到其相似点,这样才能够使立意更加深刻。
2.话题作文的审题
根据话题作文的构成——材料+引言提示+话题+要求——在审题时就要做到审材料,审引言提示,审话题,审要求。
审材料。材料是引出话题的基点。抓住了材料就抓住了根本。因此,审材料非常重要。审材料是要抓关键信息(句子、词语),准确概括并理解材料的主旨。
审引言提示。引言提示的目的是把考生引入写作状态,这是话题作文体贴考生、关爱考生的表现之一。它进一步明确材料的含义,提示立意倾向,拓展写作范围。
如2001年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这一引言提示用“妈妈”式的语言,不厌其烦的提示考生,“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一是督促考生挖掘寓言寓意,二是提醒考生在写作时要联系现实;“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拓展了写作范围,就时说可以写于寓言相反的情况,这正是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根本区别;下面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是的暗示了立意倾向:“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可见,审“引言提示”就是接受关爱,接受暗示,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之!
审话题。话题是话题作文组成的核心内容。其本质是给考生规定明确的写作范围。因此,话题作文可以称之为“范围作文”。这一话题往往是高中生最关心、最敏感、最熟悉的;同时,它往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性、思辩性;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用,对考生进行一次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时它还教给你做人的准则;有时告诉你处理事情的方法。
同时,话题在形式上的特点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是偏正短语就要特别留意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如2003年的“心灵选择”,要写“选择”还必须是“心灵”方面的,有的考生忽视了“心灵”这一限定成分,写了其他方面的选择,结果背离了话题的要求。2004年湖南卷“家庭教育”也是这种命题方式。
如果是并列短语,就要考虑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但不可偏废另一方面。否则就会跑题。如2004年全国卷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天津卷“材与非材”、辽宁卷“平凡与自豪”、浙江卷“人文素养与发展”、重庆卷“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广东卷“语言与沟通”等都是这种形式。
这就要求我们在审话题的时候,一要注意话题在写作范围上给我们规定的内容上的特点,二要注意其形式上的特点。
审要求。近年来,全国题的“三自原则”——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雷打不动,其次,还有800字以上自1999年实行话题作文以来就一直不曾改变。上海要求是00字左右。当前舆论界一直主张“加大作文考察的力度”,全国题的分值是不是也要有60分提高到70分,对字数的要求由“800字以上”提高到“00字左右”呢?我想,只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趋向。
其他类型的作文也是这样,根据试题特点抓关键信息。譬如命题作文,2005年天津自主卷“留给明天”,这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酒驾醉驾教师培训.pptx
- 《捕捉儿童的敏感期》电子版.doc
- 完整版2025开学第一课《哪吒2》全文ppt课件.ppt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二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pdf VIP
- 绘本《谢谢你!快递车》儿童认知绘本.pptx
- 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和个人征求意见建议汇总(123条).docx VIP
- python课件-第13章 多线程与多进程编程.ppt
- 2023版29490-2023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全套程序文件.docx
- 2025年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版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