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在距今1.35亿年前,莲作为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有十余个品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许多地区的水域。受到最后一个冰河期的影响,目前莲科莲属植物只剩下两种,一种是亚洲莲,另一种是美洲黄莲。其中亚洲莲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美洲黄莲则主要分布于美国、巴西、墨西哥及加勒比地区。
除此之外,在中国也被称为“莲花”的还有原产于北非和亚热带地区的睡莲科睡莲属植物。虽然两者同有“莲”字,但并不是同一种植物。莲即荷花,是挺水植物,叶子高高挺立,悬于水面;而睡莲为浮水植物,叶子通常紧贴水面,漂浮其上。细看之下,莲和睡莲从叶子到根茎的形态都不尽相同。比如荷叶的叶缘呈波浪形,叶柄着生在叶子背面的中间部位,而睡莲的叶缘有缺口,叶柄就着生在叶缘的缺口处。荷花的根茎通常被称为“藕”,膨大有节且内有数个贯通小孔,而睡莲的根则是短粗状的不规则块根。此外,荷花的花托俗称莲蓬,秋天时会结莲子,而睡莲则没有莲蓬。
在中国,莲被采集食用、人工种植和栽培观赏的历史都非常悠久。20世纪70年代,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发掘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时,发现水生植物花粉带,其中便有约7000年前的莲花粉化石。在位于今河南郑州,距今约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曾发现两粒碳化莲子。
日本学者市川桃子在《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古典诗歌中,代表这种植物的常用词有五个,分别是:莲花、芙蓉、荷花、藕花、菡萏。其中“荷花”与“菡萏”是最早出现的,比如《诗经·郑风》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以及《诗经·陈风·泽陂》中的“彼泽之陂,有蒲菡萏”。但在此后的数百年时间内,战国末期《楚辞·九歌》“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中的“芙蓉”和前汉民歌《玉台新咏·古绝句》“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中的“莲花”成为诗歌中更为常见的指代这种植物的词语。并且两者之间基本同义,可以互相替代。
采莲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
这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古诗《江南》选自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采莲是江南民间古来已久的采摘农事,在每年农历六月、七月的采莲时节,“青年男女相悦、相恋,通过歌声互达情愫”。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因莲子具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莲花的形象一直是旺盛生殖力的象征,于是采莲从一种农业劳动转变为一种爱情风俗和文化仪式。
闻一多先生就曾在解读中国古典诗词的时候指出,鱼和莲“是隐语的一种”。所谓隐语“是借另一事物把本来可以说明白的说得不明白点”“用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实等于说男与女戏。”我国陕北地区至今仍流传有“鱼儿戏莲花,夫妻两个没麻瘩”“鱼儿闹莲花,两口子上炕结缘法”等民谚。
从《诗经》中传递恋人相思之情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到南朝乐府名篇《西洲曲》中的“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莲花的意象逐渐脱离了热烈奔放的男欢女爱,含蓄婉约的相思之情成为采莲曲中最主要的主题。
在这一主题下,“莲”与“怜”、“荷”与“和”“合”、“藕”与“偶”、藕“丝”与偶“思”、“芙蓉”与“夫容”、“芙蕖”与“夫去”一一对应,继而“莲花”与“采莲女”的形象也合二为一。最晚自六朝时期,出现了用盛开的莲花来比喻年轻女子姣好容颜的诗句。梁简文帝的《采莲曲》中就有“江花玉面两相似”的句子。
佛性之花
在六朝时期,借莲抒情之风虽盛,但佛教典籍的传入才真正使得“莲花”一词异军突起,虽然在印度的佛教典籍中,常见的五种莲花大多为色彩驳杂的睡莲,但因为在中国古代,睡莲被称为“茈碧”,所以印度佛教典籍和造像艺术中的莲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为中国的莲——荷花。
中国的禅宗史籍《祖堂集》中写道:“佛初生时,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地涌金莲,自然捧足。”这类将佛与莲花的意象相联系的描述在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中比比皆是,如《妙法莲华经》在描绘诸佛听法场景时说“如清净池,莲华庄严”,即诸佛犹如池中的朵朵莲花。“地生莲华”“化现莲华”“雨宝莲华”是佛和菩萨诞生、成道、出现时的重要神异现象,莲花也因此被视为佛性之花。
中国学者王云将佛教中“莲花”的象征意义分为三种,其一为“不染”。早期佛教以巴利文写就的经典文献《经集》中,就用莲叶、莲花等植物不沾水珠的特性来比喻牟尼不沾所见、所闻和所想。除此之外,还有以“正如美丽的莲花不沾水,你也不沾善恶”来比喻沙门德行的描述。另一部原始佛教典籍《增一阿含经》中也提到了:“如来出现世间,又于世界成佛道,然不着世间八法,犹与周旋,犹如淤泥出生莲华,极为鲜洁,不着尘水。”
其二为“芳香”。《修行本起经》中用“口中青莲花香,身栴檀香”形容转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docx
- 灌装操作工作业指导书.doc
- 番茄酱灭菌灌装机说明书end.doc VIP
- 性格培养08勇敢的小熊.pptx
- 腐植酸肥料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新规制度.doc
- 2023基于手机银行APP专区调研的客群精细化运营分析报告.pdf VIP
- 杀菌操作工作业指导书.doc VIP
- 基于手机银行APP专区调研的客群精细化运营分析报告-42页.doc VIP
- 马工程系列《教育学原理》项贤明主编第一到十章全完整版课件PPT:产生发展、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目的培养目标、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师学生等(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