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历史沿革
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其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国内、
国际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40年代后半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反日教育。
50、60年代(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时期),追美、亲美;反共教育。
60年代后半期,韩国经济迅速发展,推行反共教育的同时强化“国民精神”教育
。
70年代,加强了国民伦理教育。
80年代后,强调民族共同体意识,把这种教育贯穿在所有课程和教育活动之中。
80年代后半期,根据形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变化:第一,用和平统一、国
家统一、安全保卫,代替“反共”的提法;第二,继续大力宣传民族的思想和伦
理传统。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韩国提出把“世界化”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精神,
意味着韩国的思想政治走上了民族化和开放化的道路。
二、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应对
•(一)的外来因素及韩国的处理
7世纪,新罗时代,仿效汉制建国
14世纪,李朝时期,儒学达到鼎盛
•公元前11世纪中国周朝时起,中国文化便影响了朝鲜。
•7世纪纪时新罗时代就仿效汉政制建国。
•14世纪李朝时期儒学达到鼎盛,那时孔孟也像在中国一样被封予极高的名誉,
而汉字被作为官方文字,为贵族所垄断,这一切都使儒家伦理深深植入韩国
文化之中。
•三国时期,高句丽很早就在中央“立太学”教育子弟,“太学”是以传授儒
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专门教育王公贵族子弟的国家最高教育机关.其时,由儒
家学者所创办的私学不断兴起,承担着初等教育任务,李朝时期理学思想成
为教育指导思想,其目的在于培养封建官吏和教化民众。教育机关官学、私
学并举,官学比较系统,在中央有成军馆和四学,成均馆为国家最高学府,
课程为四书五经和诸史以及书法;私学的形式有书院、书堂,它们对普及儒学,
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日本的殖民统治——反日教育
50年代到60年代,美苏争霸——反共教育、道义教育
60年代,冷战格局——国民精神教育
全球化——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创造力”和“为
集体作贡献”)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就是反日教育。
韩国曾针对日本统治时期长期推行愚民政策和奴化教育政策所造成的国民素
质普遍低下的问题,强调废除奴化教育制度,消除其影响;树立民族民主教育思想,建
立新的教育制度,普遍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时的韩国军政厅学务局聘请教育界和学
术界的一百多名权威人士组成朝鲜教育审议会。主张把“弘益人间”作为教育理
念。
其理由是:
(1)要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遗毒,建设新国家,教育应该是民主的和民族的。
(2)“弘益人间”既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又与基督教的博爱,儒教的仁义,佛教的
慈悲想通,包含着人类共同繁荣的理想,符合民主主义的基本精神。通过“公民课
”的开设,韩国进行了反日教育,树立起民族独立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批判了日本
殖民主义的“民族抹杀”政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50年代到60年代,是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时期。
战后,朝鲜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建立了两个对立的政权。
韩国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企图把韩国变成冷战时期反
共反华的亚洲桥头堡。
李承晚政权和朴正熙政权都追随美国,实行了以反共教育
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
朝鲜战争后,李承晚政权为了达到反共反人民政治目的的需
要,在学校教育中,大肆进行“反共”教育。
同时,也在学校里进行着以儒家道德思想的“三纲五常”演
化而来的所谓“道义教育”。
60年代朴正熙政权的改革,强化了国民精神教育。韩
国的经济开始走上了腾飞之路。
但是,从60年代起,韩国现代化的加速进行,不惜损害
传统的价值观念。这样,追求变化的势不可挡的趋势成了
韩国社会的主流。
由于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大规模涌入,这个国家旧有的
风俗习惯突然受到破坏,一些好传统的中断,给通行的价值
观念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国不断调
整,特别是《国民教育宪章》的颁布,重新确定了教育的
理想和目标。
为了培养出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自律的、富于创造性的
韩国人,韩国进行了7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最后确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要求是:以教育课程为中心,以教育
需求者(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制。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课程所追求的培养人才的标准是:
(1)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个性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