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植物体细胞杂交即原生质体融合,是获得胞质杂种的理想途径01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主要有PEG融合和电融合03提高融合效率和培养重复性是该技术研究的重点05体细胞杂交在远缘育种与新物种、新资源创造中具有深远意义02杂种的成功培养是建立在原生质体的培养技术上的,选择和鉴定是获得细胞杂种的关键04细胞杂种是体细胞遗传研究的良好体系06第六章小结原生质体定义01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方法02原生质体融合方法及原理03原生质体融合的意义04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方法05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概念和类型06体细胞杂种鉴定方法07体细胞杂种应用08思考题植物基因转化技术载体介导法,如农杆菌介导转化法DNA直接转移法植物生物反应器第八章植物转基因技术030201转基因研究技术的中心环节即为DNA重组技术,其最终目的是将DNA片段转入为一个生物体,从而使该生物体具有表现某种性状。转基因通过获取基因、重组基因和表达基因等过程来实现。转基因打破了物种的界限,使不同种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上重新组合在一起,并且完全可以按照人的意志或目的,实现对生物体的改造。8.1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分离获得目的基因;将重组DNA转移入受体细胞;在体外进行DNA重组,将外源DNA连接到能自我复制又带有选择标记的载体上;筛选出含有目的DNA的受体细胞克隆;目的基因克隆的基本步骤(1)载体介导法,如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根瘤存在于能引起植物形成冠瘿瘤的土壤农杆菌中,诱导冠瘿瘤形成,又称肿瘤诱导质粒(tumorinducingplasmid)。①Ti质粒T-DNA(transferred-DNA)转移DNA,编码冠瘿碱的合成,能随机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上。长度一般为12-24kb,是Ti质粒最重要的部分。冠瘿碱(opine)的作用冠瘿碱是在冠瘿瘤内合成并分泌出来的,是农杆菌的碳源和氮源。大部分其他土壤微生物都不能利用冠瘿碱。决定土壤农杆菌对植物的感染和T-DNA的转移,进入和整合。毒性基因(vir)01分别编码代谢冠瘿碱的酶。维持农杆菌生长。冠瘿碱代谢基因02农杆菌的感染和生存植物受伤植物受伤后能分泌酚类化合物(如乙酰丁香酮、?羟基乙酰丁香酮),诱导Ti质粒上的毒性基因表达。第二步感染植物农杆菌吸附于植物的表面伤口部位(常在茎的基部)。第三步毒性基因(vir)表达第四步T-DNA转移virA、virG、virD、virBT-DNA被vir基因产物切下来,并运送到植物细胞核里,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第五步诱导冠瘿瘤T-DNA上的产物催化产生过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形成植物冠瘿瘤。第六步土壤农杆菌代谢冠瘿碱。改造后的Ti质粒载体模式leftrightMCSAMProriVirselect叶盘消毒切取土壤农杆菌浸泡筛选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幼苗优点:多为单拷贝或寡拷贝整合,转基因遗传较稳定,减少了共抑制等基因沉默现象.属于单细胞转化,不存在嵌合体现象;成本较低,转化效率较高。(2)DNA直接转移法DNA混合入电击缓冲液幼苗分化电击法020301植物细胞转化效率较低,且仅限于能由原生质体再生出植株的植物。原生质体1-2kV,3-25?F电击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愈伤组织基因枪法最早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Sanford最先提出的。它通过高速飞行的金属颗粒将包被其外的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到受体细胞内,从而实现基因转化的方法。1992年,世界首例转基因小鼠就是通过该法获得的。基因枪法(genegun)又称高速微粒轰击法(High-velocitymicroprojectiles)DNA1.2?m钨弹头吸附特制手枪射击植物装入但进去的DNA片段整合效率极低,不易获得再生植株,可能发生共抑制现象.基因枪法(genegun)8.2植物生物反应器植物生物反应器是指通过基因工程途径,以常见的农作物作为“化学工厂”,通过大规模种植生产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医用蛋白、工农业用酶、特殊碳水化合物、生物可降解塑料、脂类及其它一些次生代谢产物等生物制剂的方法。在植物生物反应器研究中,最受人们关注同时研究进展也最快的是生产各种疫苗用的抗原蛋白。01疫苗的形式也由菌体疫苗发展到亚单位疫苗(Subunit??vaccine),甚至还产生了DNA疫苗。028.2植物生物反应器1992年,美国人和率先提出了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新思路。A此后,国内外多个实验室相继在烟草、马铃薯、番茄、苜蓿和莴苣中表达了乙肝表面抗原、大肠杆菌热敏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