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赏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

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

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

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

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

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

沙俄莫斯科,1837年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

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主要贡献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

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他诸体皆擅,创

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

给俄罗斯文学提供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普希金的文学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的落后局面。为俄国19世纪文学的繁荣

创造了条件。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著名诗作有《自

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上尉的女儿》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

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家庭背景

普希金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

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被

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渝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

出生命也再所不惜。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

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

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

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

其他作品

《巴奇萨拉的喷泉》,《致大海》,《致恰达耶夫》,《致凯恩》,《渔夫

和金鱼的故事》,《迟开的花朵更可爱》,《十月十九日》,《枉然的赋与枉然

的馈赠》,《你和您当我以臂膊当我紧紧拥抱着》,《哀歌茨岗》,《为了遥远

的祖国的海岸》。《够了,够了》,《我亲爱的我的朋友》,《时不我待》,《假

如生活骗了你》,《我曾经爱过你》

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825年,正是诗人流放南俄敖德萨同当地总督发生冲突后,被押

送到其父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村幽禁期间所作。从

1824年8月至1826年9月,这是一段极为孤独寂寞的生活。面对12月党人起

义前后剧烈动荡的社会风云,普希金不仅同火热的斗争相隔绝,而且与众多亲密

无间的挚友亲朋相分离。

幸亏夜晚,有终生挚爱的奶妈相陪伴,讲故事为他消愁解闷。白天,到集市

上去,与纯朴的农人为友,和他们谈话,听他们唱歌。孤寂之中,除了读书、写

作,邻近庄园奥西波娃一家也给诗人愁闷的幽禁生活带来了一片温馨和慰藉。这

首诗就是为奥西波娃15岁的女儿姬姬所写的,题写在她的纪念册上。

普希金自言,要“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别林斯基也曾说过:“普

希金天性是可亲可爱的人,他是诚心诚意愿意向每一个他觉得是‘人’的人伸手

的……他内心有着许多赤子似的和善、温良和柔顺的成分。”因而“在普希金的

任何感情中永远有一些特别高贵的、温和的、柔情的、馥郁的、优雅的东西。”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思想特征。该诗以一个假

设句破题,劈头就是一个“假如”,此时26岁的普希金,面对的是一个纯真的

女孩,他宛如一位饱经风霜而又无比温厚的长者,仿佛生怕碰伤这棵稚嫩的幼苗,

于是从未来着笔,使用一种带有预言的口吻叮咛、勉励涉世未深的少女,如果出

现这种偶然……实际上,这个对于无知的对话者所作的带有推测性假定意义的

假说,正是变幻莫测的人生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即生活中不可能没悲伤、烦恼,

但是你要克制、忍耐,因为还有一个“欢乐的日子”就要来临。

这欢乐是针对悲伤而言的,不是现在时,而是属于未来的。紧跟其后,在第

二个诗节中,诗人进一步指出,这未来,并非现实生活中,漫漫长夜之后,遥远

的明天,而是心灵生活中的未来,这就引出了下面的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转

眼间一切

文档评论(0)

智洲云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