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时作业(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统编版(2024)下册.docxVIP

第16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时作业(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统编版(2024)下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明朝的对外关系

1.历史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有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历史发展线索。概括下面表格中史事最合适的主题是()

时期

史事

时期

史事

西汉

形成了丝绸之路

宋朝

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唐朝

日本派出遣唐使到中国

明朝

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A.中外交流 B.民族交融 C.社会经济 D.封建盛世

2.《海外华人》记载了郑和对明仁宗的进谏:“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据此判断,郑和()

A.率领船队扩大了对外贸易 B.洞察东南沿海边疆的危机

C.践行天朝上国理念下西洋 D.具有海权思想和忧患意识

3.郑和下西洋,使得中华文明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的沿岸国家形成一个关联网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材料表述的是郑和下西洋的()

A.目的 B.条件 C.经过 D.影响

4.2024年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海日”,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明朝时期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此壮举()

A.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B.将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D.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友好往来

5.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乃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该历史事件()

A.主要目的是提高清王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相关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

C.增进了中国与欧洲地区的了解和往来

D.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6.郑和下西洋后,明朝社会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楼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促成明朝调整对外政策

C.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D.增进对亚非国家的了解

7.明朝时期,招募义乌、金华的剽悍壮士,教习击刺之法更新火器兵械,打击倭寇的是()

A.鉴真 B.玄奘 C.戚继光 D.郑成功

8.“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绩。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到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郁达夫的这首《满江红·三百年来》称颂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9.根据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崎岖,大部队兵力不易展开,而倭寇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针对这一特点,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这种阵形在与倭寇作战时好像是结伴而行的鸳鸯,于是被命名为“鸳鸯阵”。材料中的“他”()

A.使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B.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贡献

C.结束分裂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D.平定了倭患,保障了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0.明朝时期中外关系呈现出交流与冲突、和平与战争相互交织的局面。其中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的性质是()

A.侵略战争 B.反侵略战争

C.民族内部战争 D.反抗葡萄牙殖民者的战争

11.位于蓬莱水城小海东侧水师府内的戚继光纪念馆,已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基地。人们缅怀戚继光的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交融,永载史册 B.航海壮举,促进交流

C.平定叛乱,丰功伟绩 D.抵御外侮,扬我国威

12.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下列哪个殖民者占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A.葡萄牙 B.英国 C.日本 D.沙俄

13.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人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二者说明的现象是()

A.当时中国面临严峻的阶级矛盾 B.明朝中后期中外冲突加剧

C.中央集权的制度出现了衰退 D.广东是中国经济的重心

14.“和合”思想是中国对外交往中始终奉行的理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对外交通路线图(如图)

材料二:15世纪初,他七次远洋航海,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下千古佳话……之所以名垂青史,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改编自央视新闻

材料三:太祖洪武二年夏四月,时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掠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四: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1)根据材料一,从①②③中任选两个国家,列举唐朝与其友好交往的史实。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远洋航行最远到达哪里?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