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doc

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0

“开眼看世界”

-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

读课标,明方向

新旧课标对比:

由于课程标准的调整,新教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旧教材对比

旧教材:学科知识不够系统、,知识的跳跃性比较大,历史的时序性不够清晰。

新教材:第八单元有三课内容,加一个综合探究课,弥补了原先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举例:第八单元的标题与:(定语)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

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三四十年代—19世纪八九十年代

工业文明: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

近代中国:1840-1949(此单元1840-1911前)

可见,新教材使历史进程的脉络更为清晰、框架更为宏观,历史发展沿革状况更加明了,历史学科味更浓,更贴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二、读教材,确要素

1、清重要史观

史观是观察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用新的史学观念可以统领教学内容。

着重介绍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本单元的指导史观)

现代化史观:也称为近代化史观。

认为: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关注历史的纵向发展)

全球史观:也称为整体史观。

认为:世界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关注历史的横向发展)。如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2、清主题与主线

丰富多彩的历史好比那一串串的珍珠项链,一件件基本事实就是那一颗颗圆润的珍珠,一个基本线索就是串起珍珠的那一根根线。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历史的内在发展规律,把这些基本事实与基本线索集中在一个主题下,通过理解这一主题内涵,理清教学主线,从而使历史教学变得简洁化、实效化、深入化。

分析第八单元一个主题:开眼看世界

三条主线:1、什么是“开眼看世界”?

2、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

3、怎么样“开眼看世界”

(1)什么是“开眼看世界”?(学法一:明确概念)

正确“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开眼看:相对于“闭关锁国”来讲

世界:欧美日国家;具体指现代化道路,有时也称之为近代化道路。

现代化道路:

经济上市场化、工业化机器生产(第一、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上制度化、法律化民主制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等)

思想文化上理性化、科学化理性科学(启蒙运动)

(2)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第一课)(学法二:适度整合)

背景: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西方国家(工业文明)对中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伴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虽然有关天培、邓世昌等将领的英勇抵抗、虽然有太平天国、台湾民众、义和团运动的英勇抗争,但日益走向衰败的清政府还是不可避免地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3)怎么样“开眼看世界”—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第二、第三课、综合探究)(学法三:材料证史)

为什么中国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会一再失败?很多有识之士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这是我们自己落后、西方发达的原因,开始向西方学习,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材料1:(器物):洋务运动:

史料: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沈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及,其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艺之精者,充其量不过为匠目而止。……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八日)

材料2:(制度):维新变法运动:

史料:梁启超在1896年发表的《古议院考》,开篇即说:“问泰西各国何以强?曰:议院哉,议院哉。”

“问议院之立,其意何在?曰: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

“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3:(文化):文教革新

以大学堂、《奏定学堂章程》、容闳为例简要讲述

新式学堂:(如林启自1896年起,化了四五年时间所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养正书塾-杭高;蚕学馆-浙江丝绸工学院即浙江理工大学,掀开了浙江新式教育的帷幕。到1906年,浙江全省有2

文档评论(0)

云淡风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