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古代诗歌五首 》教案.pdfVIP

(2025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古代诗歌五首 》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激发对自然、生活、世界的感悟。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节奏和韵律;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学以致用,

在写作中引用诗句可以增加文采。

思维能力:把握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审美创造:诵读、品析诗歌,感受五首诗歌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第1课时《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讲千金市马骨的故事。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

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

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

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千金市马骨出自《战国策·燕策一》中郭隗与燕昭王的一段对话,郭隗借用一则耗费千

金只买来一副马骨的典故向燕昭王说明,若想天下贤才云集而来,首先应当显示出求贤若渴

的态度。那陈子昂当时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们一起学习《登幽州台歌》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登幽州台歌》

(一)常识简介

1.走近作者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代表作】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等。

2.写作背景: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7),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

军征讨,陈子昂随军担任参谋。武攸宜根本不懂军事,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进谏,建

议不仅未被采纳,反而被贬斥。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

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3.拓展延伸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大兴。

幽州台: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

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幽州台又

名“蓟北楼”,也有称“燕台”。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明确: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结合注释翻译文本

明确:大意:(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

的贤君和他招纳的贤士良将以及后来的明君贤臣。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

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

(三)细节探究

1.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与“来者”分别指谁?

明确: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从时间角度来写。

“古人”指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和他招纳的贤士良将。“来者”指后来的明君贤臣。

无古人、来者之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两个“不见”相互映照,表达出诗人对贤明君主的钦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

时、怀才不遇的感伤。

2.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

明确: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从空间角度来写。

俯仰天地,天高地远,寰宇苍茫,反衬出诗人无比的渺小和孤单。诗人不禁怆然涕下。

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伟大的孤独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

歌的豪侠气概。

3.诗歌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怀?

明确: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

生的孤独感。

(四)写法探究

明确:

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渺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

背景加以衬托。

文档评论(0)

****we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