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提高抗干扰能力要削弱接收电路对干扰的敏感性,必须提高检测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一般来说,高输入阻抗的电路比低输入阻抗的电路易受干扰;模拟电路比数字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差。一个设计良好的检测装置应该具备对有用信号敏感、对干扰信号尽量不敏感的特性。12三电磁场耦合分析方法电磁场麦克斯韦方程分析:三个空间变量(x,y,z)和时间(t)的函数。电路等效近似分析技术(集总参数元件)。电容性耦合~ZiCmENUNAB互感耦合UNMIN漏电耦合UN~RmENBAZi低频电磁干扰的电路等效近似分析技术(集总参数元件,消除空间变量)电场被限定在电容器内部:关注电压磁场被限定在电感器内部:关注电流电路尺寸相对波长很小du/dt=2V/μs分布电容C=2PF近似可得I≈Cdu/dt=4μARi=10KΩ,Vi=40mV例: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互感模型:v=-Mdi/dt高频电磁辐射耦合电磁波波长:λ=波速V/频率f,波速与传播介质有关;在空气中大约3×108m/s,1MHz信号的波长300m,1GHz,λ=0.3m.近场和远场:源、介质、距离r=λ/2π为分界点近场感应场远场辐射场123波阻抗:Z=E/H,在远场条件下,E/H大小等于介质的特性阻抗,如空气或自由空间E/H=ZO=377Ω近场条件下:电场和磁场分别考虑,高电压小电流以电场为主;低电压大电流以磁场为主。电场占优:E∝1/r3、H∝1/r2磁场占优:E∝1/r2、H∝1/r3屏蔽01.接地01.平衡01.滤波01.隔离01.阻抗大小控制01.电缆设计01.抵消技术01.四抑制干扰的主要技术屏蔽技术静电屏蔽;电磁屏蔽;低频磁屏蔽;驱动屏蔽静电屏蔽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内部无电力线,即各点等电位。利用金属导体的这一性质,并加上接地措施,则静电场的电力线就在接地金属导体处中断,从而起到隔离电场的作用。静电屏蔽可以防止静电耦合干扰,可消除或削弱两电路之间由于寄生分布电容耦合而产生的干扰。+QA+QAB+QAB在电源变压器的原边与副边绕组之间,插入一个梳齿形导体,并将其接地,以此来防止两绕组之间的静电耦合,这是静电屏蔽的典型应用之一。电磁屏蔽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做成屏蔽罩、屏蔽盒等不同的外形,将被保护的电路包围在其中,利用高频电磁场对屏蔽金属的电磁感应作用,在屏蔽金属内产生涡流,用涡流产生的磁场抵消或减弱干扰磁场的影响,从而得到屏蔽的效果。它主要用来防止高频电磁场的影响。在屏蔽体上制造一个反向电流is,其中干扰源在导线上流过的电流方向相反,is产生的磁通与干扰源产生的磁通亦反向,相互抵消故能抑制磁场的耦合。电磁屏蔽若将电磁屏蔽导体看作是匝数为WS的线圈,其电阻、电感分别为rs、Ls,流过的电流为is;线圈的匝数为Wc,电感为Lc,流过的电流为ic;线圈与屏蔽导体的互感为M,则在高频情况下,可以认为rsωLs,所以但在低频时,rsωLs,所以由上式可知,在低频时ω值很小,故Is值也很小,这样一来对低频的屏蔽效果就很小,所以电磁屏蔽只适用于防止高频电磁场的影响。低频磁屏蔽低频磁屏蔽是用来隔离低频(主要指50Hz)磁场或固定磁场(幅度、方向不随时间变化,如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场)耦合干扰的有效措施。任何通过电流的导线或线圈周围都存在磁场,它们可能对检测仪器的信号线或仪器造成磁场耦合干扰。电磁屏蔽对这种低频磁通干扰的屏蔽效果是很差的,这时必须采用高导磁材料作屏蔽层,以便让低频干扰磁力线从磁阻很小的磁屏蔽层中通过,使内部电路免受低频磁场耦合干扰的影响。低频磁屏蔽磁性材料作为屏蔽体,将干扰源与干扰回路隔离。导体1和导体2产生的磁通自成回路,消除了交互耦合。(4)驱动屏蔽通过1∶1电压跟随器来驱动屏蔽导体的电位。若1∶1电压跟随器是理想的,则导体B与屏蔽层C二者等电位。此时,噪声源A影响不到导体B。尽管导体B与屏蔽层C之间有寄生电容存在,但因B与C等电位,故此寄生电容不起作用。因此驱动屏蔽能有效地抑制通过寄生电容的耦合干扰。对电容传感器接收信号的驱动屏蔽。传输电缆的芯线与内层屏蔽等电位,消除了芯线对内层屏蔽的容性漏电,也就消除了寄生电容的影响。第六章智能仪器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一、可靠性概述二、干扰噪声的认识三、电磁耦合干扰分析方法四、抑制技术与措施02失效元件、装置或系统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时,称之为失效。03可靠性指标描述一个元件、装置或系统的可靠程度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管网工程检测方案(3篇).docx VIP
- 词语理解与运用(知识复习+解题方法+课堂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df VIP
- DB11_T 1832.22-2023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22部分:装配式装修工程.docx
- 工程勘察服务成本要素信息(2022版).pdf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年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docx VIP
- 《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规范》.pdf VIP
- 发那科FANUC 0imf维修说明书.pdf
-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pdf
- 植物考古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