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沁园春•长沙》是意象壮美,意境高远的经典之作〔300〕.docx

《沁园春•长沙》是意象壮美,意境高远的经典之作〔300〕.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长沙》是意象壮美,意境高远的经典之作〔300〕

一、《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是我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诗词瑰宝,为毛泽东早期的经典之作。

《沁园春·长沙》,是1925年秋天,诗人前往广州途中,重游长沙橘子洲时所作。

毛泽东

长沙,是诗人早年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从1911年到1923年的12年间,诗人在湖南一师读书,组织新民学会,任教湖南一师附小,组织湖南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创办《湘江评论》,领导“驱张运动”,20年9月创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21年7月参加中共一大、10月10曰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中共湘区书记,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

1923年4月,诗人离开长沙,前往上海、广州,参加中共中央和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后来又回到长沙,领导湖南农民运动。

1925年9月上旬,诗人赴广州参加国民政府工作,离开长沙前夕,他登临岳阳楼,重游橘子洲,面对大自然雄阔壮丽秋景,追怀往事,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这首调寄《沁园春》的长沙词。

毛泽东参加党的一大会议(油画)

二、《沁园春·长沙》原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湘江评论》

三、《沁园春·长沙》的内容和结构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壮美诗章,描写了长沙生机勃勃的绚丽秋景,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蔑视腐朽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革命豪情,集写景、叙事与抒情于一体,激情昂扬,风格豪放,意象壮美,意境高远。全词为长调,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所见,描写湘江的壮丽秋景,表现万物自由竞发的勃勃生机,并抒发感慨。这一阕13句,可分3层。

前三句开篇,沿袭惯例,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记事四要素,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环境。

接着,以“看”字领七句,描写诗人“独立洲头”时所见。诗中选择了“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和万类”七种典型景物,又分别以“红遍、尽染、碧透、争流、击、翔和竞”作谓语,从远近相间、俯仰交错的不同角度,采用动静对照,点面结合的写法,极力铺陈渲染,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湘江秋色图”,生机勃勃,色彩浓艳,雄浑壮丽,绚丽多姿。

橘子洲

这是诗人“独立”时所见风景,为下阕写人的活动背景,并烘托了气氛。

从写景到写人抒情,中间又安插了三句“所感”,作为巧妙的过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为,面对这壮丽雄阔的江山、辽阔迷茫的大地,人民却不能当家作主,诗人感到惆怅迷惘,认为天道不公,便严正责问苍天,这万里江山的命运,到底该由谁来主宰?这是对国家命运的由衷关心、也是对自己人生的积极追求。这一责问豪情满怀,气壮山河,是前文合乎逻辑地发展,又自然地由写景转入回忆,过渡到下阕。

下阕写所忆,回忆青年时代的峥嵘生活,展现同学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抒发改造旧世界,主宰国家命运的壮志豪情。这一阕12句,也可分3层。

前两句,紧承上阕,照应开头,从写景过渡到写人,回忆往昔与同学们一道,曾经到这里游览过,又以一个“稠”字,强调这段“峥嵘岁月”是经常性的,并概括为这阕的总纲。

接着七句,描写“峥嵘岁月”的生活,为回忆的具体内容。诗人以“风华正茂、挥斥方遒”两个词组,说同学们的基本素质高,形容他们是年轻有为,才华出众,风采动人的有为青年;又以“指点、激扬、粪土”三个动词〔含意动〕,说他们革命素质高,描写他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评论政局,关心国事,褒扬美好,针砭时弊,鄙视腐朽统治者,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战斗豪情,他们才是主宰大好江山的一代风流人物。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诗人回忆至此,为激情所致,于是,豪情满怀,呼朋唤友,共忆其壮,把回忆引向高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意为,我亲爱的同学们战友们,可还记得,那时我们搏击江心,奋战急流,激起的连天大浪,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行船?

这时候,诗人又呼唤战友,又以夸张辞格,精彩地描绘了“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丽图景,充分展现了自己和战友们搏击风浪的精神风貌,他们不畏艰险,急流勇进,威武雄壮,豪气冲天,具有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形象地回答了上阕诘问的“谁主沉浮”的问题。前后呼应,首尾圆合。

纵观上下阕,全词意象丰富,风格豪迈,描写了祖国山河秋景、回忆了往昔革命岁月,表现了诗人对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

字幅

四、《沁园春·长沙》的艺术特色

这首词从写作艺术上看,第一条是选材典型与组材合理,景物壮美、绚丽多姿,人物风流、事业卓绝,意象丰富

文档评论(0)

155****9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