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设计经历了从最初模仿西方范式,到独立探索本土设计体系的过程。因社会政治、经济政策、文化观念的变化,以及生产手段、生活方式的变迁,一方面中国设计发展内置于相关环境条件中,设计基本概念的理解与阐述、设计风格与观念的嬗变、工业企业与设计产业的多元发展等历史事实异常丰富;另一方面,也在近代设计教育体系及模式的演进中逐步深化,与学科设置、专业建构、课程相关的尝试及探讨,体现了学界对中国传统工艺近代转型的应对,对图案、设计等外来概念的理解与重构。中国传统工艺与技术的传承以师徒、父兄间的口传心授为主,对血缘、业缘关系的依附明显。正如《国语·齐语》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强调的就是工匠世袭家传的特点。这一局面直到近代才开始出现转变,如果从《癸卯学制》算起,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经过百余年发展,在不断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科专业目录不断调整变化,与设计相关的内容变化尤为明显,名称的变化其本质在于“设计”内涵与外延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在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上的独特性,决定着中国设计在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实践中的不断变化和演进;另一方面,也在于设计学界理论研究的推进。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中,中国设计学界立足建立中国特色设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提出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学关联的学科概念,如柳冠中立足“人”“事”“物”三种关联提出“事理学”理论、潘鲁生提出“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体系”、邹其昌团队提出“中华考工学”概念、吴海燕团队提出“东方设计学”等,都为中国设计学体系的变化、专业目录的调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总之,设计学科专业目录的变化,体现了不同阶段设计概念、设计内涵的演变与发展,厘清这些概念的演变与逻辑关系,以及“大设计”的内涵与外延,是百年中国设计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截至2021年,我国设计类专业在校总人数已逾百万,培养规模居世界之首。学界一般把百年中国设计教育的探索进程分为五个时期。

一、第一阶段是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之前: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分科与发展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①(《癸卯学制》),此为中国近代史首次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包含《艺徒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等大量与工艺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借鉴日本学制将图画、音乐等设置为“随意科目”(即选修课)。随着这一新学制的颁布及实施,新式学堂开始在国内兴起,这些新式学堂中普遍包含的工艺科、图画科、图画手工科等,可以认为是中国设计学科的萌发。如1906年,中国第一所开设艺术教育专业的院校两江师范学堂于南京正式成立。学堂创设了中国高等学校第一个图画手工科,此外还添设了音乐副科。图画手工科主科为图画科和手工科,图画科设置用器画、图案等课程,手工科主要设置刺绣、木工等各种工艺美术课程。1912年,在新式学堂的图案手工科教学实践基础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增加“图画、手工和唱歌”等科目。同年,公布《专门学校令》和《大学令》。其中《专门学校令》规定专门学校分“法政、医学、药学、农业、工业、商业、美术、音乐、商船、外国语”②等科类。《大学令》规定大学分“文科、理科、法科、商科、医科、农科和工科”③七大科类。1913年公布的《大学规程》,将《大学令》进行再分类,在原来七大类的基础上细化为38个学科门类。此后,在实业救国、美育救国和文教兴国等思想的影响下,当时的中华民国逐渐建立起一批专门美术学校,手工科、图画手工科等逐渐统一为图案科。国内对图案学科的认识不断加深,图案设计的教育实践不断推进,图案科教学逐渐成为我国设计学科的雏形,以图案、实用美术教育为目标的学校教育成为当代大学设计教育的前身。

二、第二阶段是1949年至1978年:工艺美术为主体的设计教育一元格局

新中国高等工艺美术院校的工艺美术教育,在民国时期图案、实用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1949至1953年,出于满足国家计划经济对工艺美术人才的需求,从国家层面对工艺美术教育进行统一调配,在相关院校调整成立实用美术系。如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置实用美术系,开设陶瓷、染织、装潢三个专业。1954年,《高等学校专业分类设置(草案)》颁布,在“教育部门”之“师范院校专业类”下设“图画及制图”,在“音乐艺术部门”之“美术艺术类”下设“实用美术”④。这一学科目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工艺美术教育对社会人才需求的适应性。在这一学科目录引导下,工艺美术教育开始了独立于美术教育的分科建制进程。195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基础上,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置染织美术、陶

文档评论(0)

TQPCOO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