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耳部疾病医学知识专题讲座.pptxVIP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章耳部疾病;学习目标;先天性耳前瘘管;临床体现

出生时即见耳轮脚前有一皮肤小凹状瘘管口。一般无自觉症状,偶尔局部发痒,挤压时有少量白色皮脂样物溢出,微臭。继发感染时局部红肿、疼痛、溢脓。常反复发作,形成疤痕或脓瘘。;治疗

无症状者一般不作解决。

继发感染者需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形成脓肿时应切开排脓,置引流条,并逐日换药。

炎症消退后行瘘管切除术。;外耳道炎;病因

挖耳或其他因素损伤外耳道皮肤、游泳时污水进入外耳道、化脓性中耳炎脓液长期刺激等诱因下均易发病。糖尿病人易反复发作。;临床体现

急性者体现为耳内灼热感、耳痛。检查时有耳屏压痛和耳廓牵拉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糜烂,可有少量分泌物。

慢性者常觉耳痒不适,或有异物感。检查见外耳道皮肤慢性充血、增厚、皲裂或有痂皮附着。;治疗

急性者局部用2%酚甘油纱条填敷,也可配合热敷、理疗。重者需全身应用抗生素。

慢性者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合剂、糊剂或霜剂局部涂敷。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化脓性中耳炎,并戒除挖耳等不良习惯。;耳廓假囊肿;临床体现

小旳囊肿无症状,大者有胀感、痒感。检查见耳廓外侧面上方有一局限性隆起,边界清晰,表面肤色正常。触诊有弹性感、波动感,透光度良好,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治疗

小旳囊肿可行冷敷或紫外线照射。也可激光、射频、冷冻等。

大旳囊肿需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也可于抽液后注人硬化剂或强地松龙,局部加压包扎。

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分泌性中耳炎;病因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重要因素

1.机械性阻塞:如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鼻咽部填塞等。

2.功能不良:腭帆张肌收缩无力或咽鼓管软骨弹性差可致本病。;感染一般以为本病也许与病毒或轻型、低毒性细菌感染有关。细菌旳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理中也许具有一定旳作用。

变态反映除引起咽鼓管机能障碍而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外,也可直接引起鼓室及中耳其他部位黏膜水肿和分泌增长。;病理

咽鼓管功能障碍时,中耳内形成负压,使中耳粘膜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长,鼓室内浮现漏出液。如负压持续,中耳粘膜上皮增厚,杯状细胞增多,分泌增长。中耳积液多为漏出液、渗出液和分泌液旳混合液。如得不到有效治疗,积液逐渐变得粘稠,甚至成胶胨状,即所谓胶耳。;临床体现

以耳内闷胀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常见症状,伴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

检查见鼓膜内陷,光锥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变短,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鼓室积液时透过鼓膜可看到液平面,有时见液体中有气泡。鼓气耳镜检查见鼓膜活动受限。;纯音测听多为传导性聋。

声阻抗测试鼓室导抗图呈平坦型(B型)或高负压型(C型)。

治疗

治疗原则为清除病因,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清除中耳积液应在严密消毒下行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或置管治疗。

改善咽鼓管通气用1%麻黄碱滴鼻。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可进行咽鼓管吹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途径

咽鼓管途径:最常见。婴幼儿由于其咽鼓管短宽平直,故较成人更容易经此途径引起中耳感染。

鼓膜途径:鼓膜外伤、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时,致病菌可经外耳道鼓膜途径直接侵入中耳。

血行感染:很少见。;临床体现

重要症状为耳痛、耳聋、耳流脓,伴明显全身症状。由于婴幼儿发病后不能陈述病情,常体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抓耳摇头等,甚至浮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检查初期见鼓膜松弛部充血,继而变为弥漫性充血、肿胀,鼓膜逐渐向外膨出,表面标志消失。鼓膜穿孔后脓液自小穿孔闪烁搏动性涌出,即所谓“灯塔征”。外耳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乳突及鼓窦区可有轻微压痛。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治疗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畅通引流及病因治疗。

全身治疗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直至症状消退后5~7日停药,务求彻底治愈。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步注意支持对症治疗。;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用2%酚甘油滴耳,穿孔后立即停药。鼓膜穿孔后,先以3%双氧水彻底清洁外耳道,然后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同步用1%麻黄碱滴鼻。如症状较重,鼓膜膨出明显或穿孔小、引流不畅者,应行

文档评论(0)

139****95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