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

A.中原文明占据主导 B.早期国家雏形产生

C.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可知中华文明来源包含了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等,体现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C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比较的信息,无法推出中原文明占据主导,排除A项;早期国家的产生例如出现军队、法庭等国家机器,此时早期国家雏形并未产生,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并不能体现华夏认同观念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2.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土地私有制确立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千耦其耘”“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主要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与分封制的崩溃没有关系,A项错误;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不是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C项错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材料所述集体耕作逐渐发展到个体农耕的结果,不是材料内容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3.秦汉时,朝廷颁布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并根据户口增减而反复拆并里和聚邑,“一里过百而可隔垣益为门者,分以为二里”,乡里呈现出“多姓均势杂居”的形态。据此可知,当时()

A.基层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B.政府重视改造传统社会秩序

C.赋役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D.地方宗族势力获得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分异令》及拆并里和聚邑的政策说明政府有意规范和改造地方社会结构,提高对乡里基层的控制力,防止大家族和宗族势力对地方社会的统治,因此可以看出政府重视改造传统的社会秩序,B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加强了对乡里基层的控制力,而非基层自我管理能力增强,排除A项;材料主要涉及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没有涉及赋役制度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中政策的结果是形成“多姓均势杂居”的形态,这反而抑制了地方宗族势力的迅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4.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公元前227年,秦南郡(楚国旧地)郡守腾因当地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发布文告,要求各县、道官吏“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这一做法旨在()

A.缓和社会矛盾 B.革除传统陋俗

C.树立皇帝权威 D.强化国家认同

【答案】D

【解析】

根材料信息“公元前227年,秦南郡(楚国旧地)郡守腾因当地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发布文告,要求各县、道官吏‘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国虽然统一了南郡地区,但是南郡地区对中原文化存在不认可的状况,故采取材料所述措施,强化国家认同,D项正确;材料中通过法律强制手段改变楚国旧地的风俗,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排除A项;革除传统习俗并非目的,而是强化国家认同的方式,排除B项;通过法律手段改变旧俗是强化对国家的认同,而非树立皇帝的权威,排除C项。故选D项。

5.东汉时期,朝廷在举行各种仪式时,如皇帝即位、祭祀天地、宴享群臣等,都会参照《周礼》的记载来制定礼仪程序。郑玄、马融等官员对《周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注疏,使得《周礼》成为礼学的重要经典。这说明,东汉朝廷()

A.顺应豪强崛起的政治需要 B.发挥儒学治国安邦的功能

C.遵奉黄老无为的治国思想 D.践行法家相生相胜的理念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