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激子:在半导体中,如果一个电子从满的价带激发到空的导带上去,则在价带内产生一个空穴,而在导带内产生一个电子,从而形成一个电子-空穴对。空穴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它们之间的库仑吸引互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使它们在空间上束缚在一起,这样形成的复合体称为激子。添加1,8-辛基二硫醇变化最大,薄膜的吸收峰由41nm红移至800nm,表明了添加硫醇后使带隙能降低添加1,8-辛二硫醇既提高了薄膜的Isc又提高了填充因子FF烷基二硫醇掺杂提高窄带隙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朱斌目录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原理及现状科研思路及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研究背景及意义高电荷分离效率可溶液中加工低制造成本可涂覆与柔性基板共轭聚合物/富勒烯薄膜太阳能电池:无机柔性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柔性太阳能电池聚合物/有机柔性太阳能电池CIGS、CdTe、ZnS、FeCuS212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以其独有的特点,不断的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来。其发展速度之快也得益于其独有的优点和特性。化合物分子可设计性材料轻便制造加工成本低样式多样化便于制造大面积柔性电池当然目前来看有机太阳能器件仍有不少缺点材料迁移率低,高体电阻,从而导致能量转换率低。材料稳定,耐久性不够好,电池寿命短。当然从目前世界上有机太阳能研究的状况来看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但是相对于制造无机电池的高昂代价来讲,无机太阳能的研究仍旧有很强大的生命力。120102第一个有机光电转化器件是由Kearns和Calvin在1958年制备的,其主要材料为镁酞菁(MgPc)染料,染料层夹在两个功函数不同的电极之间。在那个器件上,他们观测到了200mV的开路电压,光电转化效率低得让人都不好意思提。有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正在进行研究的新型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这个概念貌似很新,但其实它的历史也不短——跟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历史差不多。研究现状1986年,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左右。时至今日这种双层膜异质结的结构仍然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的重点之一。1992年,土耳其人Sariciftci发现,激发态的电子能极快地从有机半导体分子注入到C60分子而反向的过程却要慢得多1993年,Sariciftci在此发现的基础上制成PPV/C60双层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此后,以C60为电子受体的双层膜异质结型太阳能电池层出不穷。研究人员在此类太阳能电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混合异质结(体异质结)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施主材料和受主材料的界面不在是界面,它们混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界面施主材料:给出电子、吸收空穴、共轭聚合物受主材料:吸收电子、给出空穴、富勒烯施主材料受体材料01电子给体吸收光子形成激子02激子扩散到给体/受体界面上03在界面上激子分离为自由电子和空穴04自由载流子在内建电场作用下移动到两个电极上。研究现状有机材料的吸光能力--------迄今最有效的体相异质结采用P3HT和C61-PCBM存在问题:P3HT和C61-PCBM吸光光谱较窄载流子迁移效率----------过去几十年,利用后续热处理控制体相异质结形貌来提高转换效率,退火的应用允许材料进行重新的组织形成一定的晶态和良好的双联通结构,进而改善迁移率存在问题:有可能热处理无效科研思路及实验方法有机材料的选择:给体材料:P3HTPCPDTBT受体材料:C61-PCBMC71-PCBM调查使用稳定烷链硫醇金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发现加入少量烷基硫醇,可以改善P3HT/PCBM的相分离---------提供不需要热处理就可以控制体相异质结材料形貌的可能性改进改进实验方法ITOglasssubstratPCPDTBT/C71-PCBMITOglasssubstratPCPDTBT/C71-PCBMAL10mg/mlPCPDTBT20mg/mlC71-PCBM24mg/ml不同烷基二硫醇溶于氯苯ITOglasssubstrat表征: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PCPDTBT:C71-PCBM器件的I-V特征图谱a.光电转换效率图谱b.PCPDTBT:C71-PCBM器件的I-V特征图谱AFM观察形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PCPDTBT/C71-PCBM1,8-辛基二硫醇1,6-己基二硫醇1,4-丁基二硫醇1,3-丙基二硫醇1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表征2结果表明室温下,真空干燥十分钟后,膜上无醇硫残留。激子:在半导体中,如果一个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