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VIP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军事①背景:秦末汉初,匈奴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西汉初,对匈奴采取了屈辱的和亲政策。②措施: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③高潮: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④作用:匈奴遭到沉重打击,漠北战役后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5)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考点3东汉的兴衰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一、东汉的建立1.时间:公元25年。2.建立者:光武帝刘秀。3.都城:洛阳(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以东,因此称东汉)。4.光武中兴(1)措施:①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2)表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思维点拨】光武中兴说明,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一个国家兴旺的关键因素之一。二、东汉的衰亡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1)原因:皇帝年幼,大权旁落。(2)概况:东汉后期,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3)影响:这种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史料实证】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解读:童谣鲜明地勾画出外戚、“跋扈将军”梁冀骄横统治下的社会不公:刚正者冤死于道旁;心术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尽荣华富贵。这首童谣反映了东汉后期,人们沉痛、愤怒的呼声。2.黄巾起义(1)原因: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反抗情绪蔓延。张角创立了太平道。(2)过程:184年,农民大起义爆发,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但起义在东汉军队的镇压下,最终失败。(3)评价: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易错易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是张角领导的东汉末年黄巾起义。3.宗教(1)道教①背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②概况:主要教派有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2)佛教①传入: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②传播:东汉明帝时,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③影响: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因素,丰富了中国文化。佛教传入中国后,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宝库,为我国汉语语言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而积极的贡献。【图说历史】河南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老城以东12千米,始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现存古迹为元、明、清时所建。考点4沟通中外文化的“丝绸之路”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一、张骞通西域(2022年,2分)1.西域的范围: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1)目的: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2)意义:了解到西域的情况,以及各国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目的: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2)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图说历史】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二、丝绸之路(2024年,2分)1.陆上丝绸之路(以主要运输丝绸而得名)(1)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的大秦。(2)经济文化交流①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②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3)历史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4)意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图说历史】丝绸之路示意图丝绸之路起点是西汉都城长安,终点是大秦(古罗马,今地中海地区)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1)向东:到达朝鲜和日本。(2)向西:中国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南端、锡兰(今斯里兰卡)。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3)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的联系。【图说历史】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三、汉朝对西域的管理1.西汉: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成为中国领土)2.东汉(1)东汉班超出使西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