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新高考语文60篇古诗文必背篇目默写+阅读闯关手册第34篇 《蜀相》(解析版).docx

2025年新高考语文60篇古诗文必背篇目默写+阅读闯关手册第34篇 《蜀相》(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

第34篇《蜀相》

一、默写闯关

(一)挖空练习

《蜀相》

杜甫

丞相()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空好音。

三顾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使英雄泪满()。

附:记忆导图

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

(二)情境默写

1.杜甫《蜀相》中“(),()”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

2.杜甫《蜀相》中“(),()”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3.《蜀相》中,“(),()”两句诗,寄托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

4.《蜀相》中,“()?()”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参考答案】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二、阅读闯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蜀相”而非“武侯祠”为题,表明诗人写祠堂的目的是为了写诸葛丞相。

B.首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点明丞相祠堂的位置。“寻”字说明是有意识地寻访,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一句指刘备曾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并向他咨询天下大计一事。

D.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笔墨淋漓,感情深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2.对诗歌第二联所写景物的特点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荒凉,有人认为这联写出了景物的春意盎然。你同意哪种看法?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D.“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有误。杜甫诗歌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故选D。

2.同意“荒凉”说。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自”“空”二字写出“碧草”“黄鹂”无人欣赏的现实,渲染出祠庙凄凉、冷落的气氛。诗歌借景抒情,以祠庙的荒凉衬托诗人此时内心的荒凉,含有感伤的意味。

同意“盎然”说。繁茂的阶前碧草把台阶都映得发绿,藏在深树枝叶后的黄鹂自由自在地婉转啼鸣。诗句写出祠庙春景的美好、生机盎然。“自”“空”二字表明,虽有这盎然的春景,但诗人并无暇欣赏,加倍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崇敬之情。

【解析】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同意“荒凉”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自”“空”两个虚字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渲染出祠庙凄凉、冷落的气氛。诗歌借景抒情,以祠庙的荒凉衬托诗人此时内心的荒凉,含有感伤的意味。同意“盎然”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繁茂的阶前碧草把台阶都映得发绿,藏在深树枝叶后的黄鹂自由自在地婉转啼鸣。第二联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自”“空”二字表明,虽有这盎然的春景,但诗人并无暇欣赏,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崇敬之情。

(二)教考融合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

朱仙镇①

李梦阳

水店②回冈抱,吞湍滚白沙。

战场犹傍柳,遗庙只栖鸦。

万古关河泪,孤村日暮笳。

向来戎马志,辛苦为中华。

【注】①朱仙镇:位于开封市西南部:据传,岳飞在朱仙镇被宋高宗赵构以12道“金字牌”召回。②水店:指朱仙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朱仙镇的地理环境,“抱”“滚”生动地写出了山环水绕、水流湍急的特点。

B.颔联构思精巧,描写了“战场”“遗庙”两处景物,与首联之景远近结合,富有层次。

C.颈联写岳飞撤军时泪洒疆场的情景,“孤村”“日暮”及笳声衬托了其孤独失意的形象。

D.尾联直抒胸臆,高度赞扬了岳飞矢志报国,戎马一生只为维护中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