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荻生徂徕对宋代“仁学”之解构.pdf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目录

摘要IV

要旨VI

绪论1

一、课题的确立与意义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意义2

二、先行研究与评述3

(一)关于徂徕思想的整体性研究3

(二)关于荻生徂徕“仁”思想的研究6

(三)先行研究的遗留问题及评述7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8

(一)研究方法8

(二)论文结构8

第一章荻生徂徕解构宋代“仁学”之背景10

一、江户前中期朱子学的发展状况及其社会局势10

二、荻生徂徕与朱子学12

三、荻生徂徕与“非朱”思想学说之接触14

(一)荻生徂徕与兵学15

(二)荻生徂徕与荀学16

(三)荻生徂徕与仁斋学18

(四)荻生徂徕与“李王”古文辞学20

I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荻生徂徕与朱子学之背离22

第二章徂徕学之解构对象——宋代“仁学”24

一、“仁”主导地位之新诠释24

(一)“仁”在“诸性”中之统率地位25

(二)“仁”内在之主导属性26

二、“仁”与“自然”之联动27

(一)“天地”与“仁”之化生关系28

(二)“物我兼照”之“仁”的新境界29

(三)与“格物”结合的“求仁”31

三、“仁”之“主静”色彩32

(一)“仁静”本质之相通33

(二)“仁”之存养化34

四、“仁”政治性意义之消退36

第三章荻生徂徕对宋代“仁学”之解构39

一、“仁”与“自然之理”的分离40

(一)“仁”与“天理”关系之断裂40

(二)随先王“制作”而生之“仁”42

二、“仁”政治性意义之加强43

(一)以“安君主天下”为主的“仁德”44

(二)与权术结合的“为仁之道”46

三、“仁”在“四德”中的主导地位之摒弃48

(一)从属于“道”的“仁义礼智”48

II

目录

(二)依附于“义礼智”之“仁”50

第四章徂徕解构宋代“仁学”之本质57

一、对仁斋学之模仿与超越57

二、对“人情现实”本位之推崇58

三、新型华夷观驱动下的“仁学”本土化意识60

结论63

参考文献65

中文参考文献65

日文参考文献67

英文参考文献68

致谢6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0

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71

贵州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71

III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其相关的论述亦是中国儒教思想史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朱熹等人将“仁”的理念上升为一门体系

化学说——仁学。然而,在深受儒学文化影响的近世日本社会,“仁”

的思想却鲜少被接纳。作为朱子学批判的产物,荻生徂徕对宋代“仁

学”展开了解构。这不仅是由徂徕个人经历,亦是由日本社会的现实

需求催生之结果。与此同时,在荻生徂徕的解构过程中也反映出中日

传统价值取向之差异。因而,以其为研究对象不仅有助于考察儒家

“仁”思想在日本近世文化土壤中之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为探究“仁”

的理念如何与日本传统价值产生摩擦,理解中日儒学文化之偏差所在

提供参考。

本文选取“荻生徂徕对宋代‘仁学’之解构”作为研究课题,以

徂徕个人著述与宋代儒学等典籍为文献依托,运用比较研究法、历史

文献法,逐一探讨了荻生徂徕解构宋代“仁学”进行的背景、宋代“仁

学”的内容特征、荻生徂徕解构宋代“仁学”解构之理路及其本质。

由此,揭示出了荻生徂徕在对宋代“仁学”的解构过程中不仅逐步摆

脱对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论文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