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饲料卫生与安全学基础;第一节毒理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饲料毒物的生物转运和转化
第三节饲料毒物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第一节毒理学基本概念;1.食物(饲料):
饲料(feed)即动物的食物,是能提供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动物健康,维持和促进动物生长和生产且合理使用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物质总称。;2.药物
药物是用于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药食同源,许多药物来源于食物。
合理用药原则,但是药三分毒,超出用药范围(适应症、剂量)可能成为毒物。
;3.毒物
毒物(poison,toxicant)是指较小剂量就能引起动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万物皆有毒,只要剂量足;
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某些毒物低剂量对产生有益作用。
以毒攻毒:某些毒性较大的药物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
;饲料毒物是指饲料中出现的较小剂量就能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物质。根据这些物质的来源和性质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类:
(1)饲料污染物(feedcontaminants)
主要是化学性污染物与生物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包括各种农用化学品(如农药、兽药、化肥等)、工业化学品(多氯联苯、六氯苯等)、有毒元素(如铅、砷、汞、镉、铬等)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如二噁英、N-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等);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真菌与真菌毒素、细菌与细菌毒素、饲料害虫等。;(2)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
它们大多数是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由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等基本有机物代谢衍生出来的,属于次生代谢产物。例如,某些青绿饲料中含有的生氰糖苷、草酸盐和一些生物碱,棉籽饼中含有的棉酚,豆类籽实中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剂、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等。;(3)饲料衍生毒物(feedderivedtoxicants)
饲料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无害成分,在某些情况下发生分解或转化而形成的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饲料脂肪储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在酸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当叶菜类饲料调制与储存不当时,可使其中所含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马铃薯储藏不当而变绿发芽时,可形成大量茄碱。;(4)饲料添加剂(feedadditives)和非法添加物
饲料添加剂如??不符合卫生要求(如含过量有害物质)或使用不当,可导致人为的污染,对动物和环境造成危害。非法添加物指的是在饲料中添加使用的,但国家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以外的任何物质,主要包括非法药物添加剂、违禁药物和三聚氰胺等其他非法添加物。;生物性因素:微生物(细菌、霉菌、病毒)、昆虫和寄生虫等及毒素的污染。
化学性因素:天然毒物、抗营养因子、有毒有害元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工农业污染物、加工贮存不当产物、添加剂滥用、违禁药物使用等。
物理性:放射性污染,玻璃、骨头、鱼刺、金属碎片等造成机械性伤害。;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1.毒性(toxicity):
是指外源化学物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3.危险性(risk)
外源化学物在特定的接触条件下,对机体产生损害作用可能性的大小。
根据毒性、与机体接触的可能性大小和接触程度,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评价。
;二、毒性、剂量、效应和反应;1.效应(effect):
是指机体接触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后所引起的生物学变化。;1.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relationship):
表示一种化学物质的剂量与其在某一个体所呈现的效应之间的关系。;;三、常用毒性指标;(一)毒性上限指标;在各种致死剂量中,LD50最敏感和最稳定,是评价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大小最主要的参数。
由于在一个动物群体中,不同个体之间对外源化学物的耐受性存在差异,LD0、LD01、LD100常有很大的波动性。;(二)毒性下限指标;2.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umnon-effectdose,ED0):
又称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指某种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机体接触后,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未能观察到对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最高剂量。;;(三)毒作用带;2.毒性作用(toxiceffect):
又称毒作用或毒效应,是指外源化学物对动物机体所引起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效应。;四、毒性作用及其分类;局部毒性作用(localtoxiceffect):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接触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全身毒性作用(systemictoxic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大多数化学毒物产生全身毒作用。;可逆性毒作用(reversibleeffect):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停止接触后可逐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