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七号信令系统结构MPSTBDTIMPSTBDTISIFSIOFFCKFIBFSNBIBBSNLISIFSIOSIFSIOMSULI2封装解封装过程七号信令系统结构MPSTBDTIMPSTBDTIFFCKFIBFSNBIBBSNLISFLSSULI=1/2封装解封装过程七号信令系统结构MPSTBDTIMPSTBDTIFFCKFIBFSNBIBBSNLIFISULI=0封装解封装过程SLCSTBDTIDTI板序号=电路号=电路=时隙号七号信令系统结构七号信令系统结构SLCDTI时隙号七号信令系统结构CIC高七位七号信令系统结构消息传递部分MTP由信令数据链路、信令链路功能和信令网功能三个功能级组成。MTP1(信令数据链路层)功能DTI定义数据链路的物理、电气和功能特性以及链路接入方法,为信令链路提供一个信息载体。信令链路是由一个数据信道组成的信令传输双向通路,在数据传输环境中,信令数据链路通常为64kbit/s的数字通路。七号信令系统结构MTP2(信令链路层)功能(thesecond-level)DTISTB定义信令消息沿信令数据链路传送的功能和过程第二级与第一级结合完成点对点信令消息的可靠传输七号信令系统结构(1)信号单元的定界F标志码F既表示一个信令单元的结束,又表示下一个信令单元的开始。为避免在信令单元内部信息传输时出现相同的编码(伪标志码),采用0比特插入的方法2)信号单元的定位F在正常情况下,信令单元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且为8比特组的整数倍,另外在删0之前不应出现大于6个连1;如果不符合以上情形,就认为信令单元失去定位,要舍弃收到的信令单元,并由信令单元差错率监视过程进行统计七号信令系统结构3)信号单元的差错检测:16比特的循环校验码FCKF4)通过重发机制实现信号单元的差错校正基本差错校正方法:非互控的、肯定和否定证实的重发纠错系统,用于传输时延小于15ms的传输线路上。预防性循环重发方法:非互控的、肯定证实、循环重发的方法,用于传输时延大于15ms的传输线路上。七号信令系统结构七号信令系统结构七号信令系统结构七号信令系统结构FISU填充信号单元LI=0FFCKFIBFSNBIBBSNL28162617178LI七号信令系统结构LSSU链路状态信号单元LI=1或者2FFCKFIBFSNBIBBSNL28162617178LISFL2L3SF字段编码及意义standbyBITCBA000链路失调001链路处于正常调整状态010链路处于紧急调整状态011链路本身故障,业务中断100处理机或上层模块故障,业务中断101链路忙5)初始定位SF用于首次启动链路或链路发生故障进行恢复时的定位。执行初始定位过程是通过信令链路的两端交换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实现的。七号信令系统结构6)SIB信令链路流量控制SF当信令链路上信号负荷过大时,接收端的接收缓冲器的容量超过门限值,此时认为检测出第二级的链路拥塞,启动第二级拥塞控制,周期向对端发送SIB,同时停止对收到的消息信令单元做肯定和否定证实。对端收到SIB后启动远端拥塞定时器,如在定时器时限内收到含肯定证实的消息信号单元,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低压配电装置的认识与维护.pptx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pptx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电力变压器的认识.pptx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电力负荷的认识.pptx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pptx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电力系统中性点的分析.pptx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二).pptx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一).pptx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 .pptx
- 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