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其中可免费阅读10页,需付费20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侗族傩戏作为一种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侗族人民数百年的信仰、智慧与情感,是侗族文化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侗族傩戏,俗称“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镇四路村天井寨,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其起源可追溯至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随天井寨最早的居民龙姓侗族人从湖南靖州迁来,与当地的祭祀活动紧密相连,每逢春节祭祀或天灾瘟疫时,都会演唱傩戏,以祈求神灵庇佑、驱邪消灾。这种独特的戏剧形式,融合了舞蹈、音乐、说唱等多种艺术元素,具有极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