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技术规程(建议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

研究”(2017YFC1500400)

2、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

局地质研究所、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原中国地震局地

壳应力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

3、主要起草人:李小军、温增平、陈波、任治坤、吕悦军、崔杰、

周正华、胥广银、肖亮、陈苏等。

二、主要起草过程

本规程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

的重要成果之一,自2018年1月开始起草,不断汇集项目相关成果,

其规定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的原则、工作内容、流程及技术途径;规

定了海域地震区划图编制所涉及的地震活动性评价、区域地震构造评价、

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地震动影响调整、图件编

制等技术要求。于2020年9月获批中国地震学会团体标准立项,2021年

9月通过专家组咨询论证,现提交中国地震学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发布。

三、标准制修订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到深化,我国沿海经济带经济体在重点合

作领域的先行项目建设已纷纷提上日程,相关工程迎来新的建设和发展

良机。开展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对提高我国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和

水平、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海域地震动参

数区划技术规程》为开展全国海域地震区划提供支撑,可为中国地震动

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作有力衔接。

四、主要条款的说明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的术语、工作原则、工作程序、

资料收集与处理以及图件制作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207.1-2008防震减灾术语第1部分:基本术语

GB17740地震震级的规定

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7741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JGJ83—2011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3.术语和定义

4.海域地震区划原则

5.工作内容及流程

6.地震活动性评价

7.区域地震构造评价

8.地震危险性分析

9.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

10.海域场地地震动影响调整

11.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件编制

12.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编制及结果使用说明

五、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技术规程》目前正处于建议稿阶段,经专

家咨询论证,无重大意见分歧。

六、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海域地震区划编制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和前沿。2004年苏门答腊

M9.2地震后,Peterson等(2007)构建了东南亚地区粗略的地震构造模

型,涉及了近海域部分。我国仅初步编制了中国黄东海近海域地震构造

图,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编制地震区划图时均编制了所谓的参数地震目

录,并根据该目录分析了地震时空分布特征,计算了地震活动性参数。

地震动衰减关系相关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俯冲带地震的衰减特征统计

研究方面。从工程应用与区划衔接角度,目前对于海洋工程抗震设防控

制性地震动参数问题的研究少有涉及。国外研究集中于近海工程地震响

应;我国在渤海、南海等海域已开展了数百个海洋平台、输油管道等海

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提出了参考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反应

谱、地震动时程等)。我国针对陆域,已先后编制了5版地震区划图。

而海域地震区划至今仍未系统开展,没有编制可供海域工程建设的海域

区划图。《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技术规程》(建议稿)依据海域地震区划

图编制的原则和方法,针对海域地震区划设防水准、控制性地震动参数、

地震区带潜源划分、地震活动性模型、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考虑场地

影响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