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第1课多元一体
厚德|积学|励志|敦行壹核心价值引领化
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核心价值引领化
厚德|积学|励志|敦行贰必备知识结构化
必备知识结构化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特征?二、早期国家的含义及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什么?三、夏商周奴隶制王朝国家是如何演进的?四.夏商周时代有何突出特征?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特征?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空间分布,主要有两种学说——外来说和本土说。其中本土说又主要有两种观点——一元论(或称中原中心论)和多元论。多元论又以苏秉琦、张光直、严文明、费孝通等学者为代表。从考古学、历史文献学、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来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辽河流域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一)空间视角——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空间分布的主要学说
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人物苏秉琦先生将西方考古学方法“中国化”,并在大量扎实的考古实践工作基础上,提出区系类型学说,认为中原地区只是独立发生发展但又互相影响的六大区系之一,并将新石器时期的中国文明状态传神地描述为“满天星斗”。苏先生反对中原中心论而提出不同区系的多元论是很有见地的,但是他没有进一步讨论一体性问题。苏秉琦:满天星斗
1986年张光直在《古代中国考古学》第四版中,提出了著名的“相互作用圈”理论,否定了中原一枝独秀的看法,改用了区域多元性的诠释,认为中国广大地区的文化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成为后来中国版图的基础,但是这个作用圈却没有一个中心。张光直:“相互作用圈”
严文明:重瓣花朵在苏秉琦“满天星斗说”之后,严文明提出中国史前文化的“重瓣花朵”格局:中心位置在中原,好比花心。围绕中心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体的文化区,就好比内圈的花瓣。在这一圈花瓣的外面还有很多文化区,从东南顺时针数起有闽台、粤桂、滇、藏、新疆、内蒙古、东北等,这些文化区好比是外圈的花瓣。花心与内圈花瓣、外圈花瓣三重结构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整体,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
“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多元一体格局存在着一个凝聚的核心。它在文明曙光时期,即从新石器时期发展到青铜器时期,已经在黄河中游形成它的前身华夏族团。”——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例1.(2023·湖南高考·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二)时间视角——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阶段和脉络(2)按生产工具: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青铜时代(夏、商、西周)(1)按社会组织: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特征?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阶段
(二)时间视角——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阶段和脉络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特征?2.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脉络根据2023年12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发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必威体育精装版研究成果。大约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两个时代,其中古国时代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小阶段。
(二)时间视角——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阶段和脉络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哪些特征?在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大约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古国时代第二阶段,大约为距今5200-43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开始衰落,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分别以焦家遗址和良渚遗址为代表。????古国时代的第三阶段,大约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中原和北方地区后来居上,开始新一轮的文明化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以石峁遗址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三+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世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pptx
- 世界近代史-步入近代+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pptx
-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世界+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二轮专题复习.pptx
-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复习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pptx
- 红色党史,逐梦征程+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
- 微专题02+中国近代史知识+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二轮复习.pptx
- 中外历史纲要(上、下)思维导图阶段特征(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