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松江区仓桥学校吴丽琴28.卖油翁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徐以杓酌油覆之康肃笑而遣之在初中阶段,文言虚词“之”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之”作代词“之”作助词“之”作动词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之”作代词“之”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代人,指他们)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捕蛇者说》)(代物,指蛇)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这件事)“之”作助词“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之”作结构助词“的”。如: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他们观赏景物而出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蒲松龄《狼》)译文:禽兽的花招能有多少呢?“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01“之”作助词02如: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文:没有乐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拖累身心。.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03二、“之”作助词“之”作音节助词,无实意。.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译文: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因失望叹息了很久。.公将鼓之。(《左传曹刿论战》)译文: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二、“之”作助词4、宾语前置的标志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正常语序:有何陋?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正常语序:弗怠之。
二、“之”作助词5、定语后置的标志在初中“之”作定语后置标志的常见用法有三种: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正常语序:居高之庙堂,出远之江湖。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正常语序:千里之马,一食或尽粟一石。③.中心词+数量词?例:尝贻余(之)核舟一。(魏学洢《核舟记》)
正常语序:尝贻余(之)一核舟。三、“之”作动词“之”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译文: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送孟浩然到广陵小试牛刀1.“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吾妻之美我者公将鼓之仲永之通悟送孟浩然之广陵崭露头角1.下列句子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山川之美醉翁之意不在酒夫晋,何厌之有?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展身手1.下例句子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愿陛下亲之信之属予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公输盘之攻械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忽啼求之花之隐逸者宋何罪之有?驾轻就熟1.“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天子之怒”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兵革之利渔人甚异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