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西方和中国的身体美学》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身体美学这一名称是由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率先提出的。舒氏尝试性地给身体美学下了一个暂时性定义:身体美学就是对一个人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自我的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
盛行西方的意识美学强调灵魂、理念等非身体的范畴,身体美学立足于以身体来反对意识美学的独白,对意识美学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由于囿于意识美学沉重的历史传统,西方身体美学不仅具有各执一端、见仁见智的特点,而且其似乎更多地着眼于“解构”而非“建构”。中国美学非常重视身体践履,注重身体力行,并且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美学就是直接从身体出发的美学。笔者以为,如果说西方美学是以“意识—概念—宇宙”为思维模式的意识美学的话,那么中国美学则是以“身体—两性—族类”为思维模式的身体美学。
在中国美学看来,意识美学以先验的范畴来整理外在的审美对象,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的对象变成了一个毫无生气和失去时间维度的僵化之物,而中国古典美学对于认识论的致思进路采取了存而不论态度,放弃抽象概念的讨论和对美的本质的追寻,直抵事物本身,从而达到“身与物接而境生,身与事接而情生”的审美境界,使得外在生机盎然的感性事物灿烂呈现,而这种呈现不仅仅是自然的感性体现,更是生命的象征。另一方面,中国古典美学的很多审美范畴,譬如文论中的形神、气韵、风骨、肌肤、血肉、眉目、皮毛、肥瘦、刚柔等等,其直接就是身体的写照。
中国古代美学还体现在“造化赋形,肢体必双”的两性关系的对话中。正是基于两性对话的身体美学使我们看到中国美学没有西方美学绝然的对立与冲突,而是对话与互补。而文学艺术作品中所强调的“虚实相生”、“刚柔相济”、“高下相形”等无一不是两性对话在文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再者,这种两性的对话还体现在“和”这一中国美学审美范畴里,这种“和实生物”,既是两性对话的体现,又是一种“亲密的差异”,这一既本体化又两性化的身体既体现在“嘉会寄诗以亲”(钟嵘)的人我之“和”,又体现在“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的物我之“和”,还体现在“大乐与天地同”的宇宙之“和”。
中国古代美学是一个族类化的过程。这一族类化的思想来源于《周易》的“君子以族类辨物”、“万物睽而其事类”的古老思想中。也就是说,文学艺术虽然是对个别殊象的描绘,但是通过殊象却通达了一般和典型的共象,从而使作品既是原发生命机制的“互文之象”,又是在“族类之理”主旋律下作家生命的绵延变奏。正是在此意义上古人讲“诗人感物,联类无穷”,“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此外,这一族类化思想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核心审美范畴“意境”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因为意境虽然是作者的应时应景之作,却因其将人类的古与今、瞬间与永恒相互沟通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曹丕称文学艺术超越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而成为不朽之盛事,与此不谋而合的是,尼采也把文学艺术看作“形而上学的慰藉”。
总而言之,从“身体――两性――族类”这一思维模式出发,让我们别具慧眼地看到了中国美学特异于西方美学的不同之处,也为我们实现中国美学的返本开新提供了新的阐释视野,并从中可能昭示出身体美学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
(摘编自张再林《西方和中国的身体美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体美学就是把人的身体作为审美欣赏及自我塑造的场所,研究其经验和作用。
B.意识美学强调用先验的范畴来整理外在的审美对象,使审美活动变得毫无生气。
C.西方身体美学建立在对意识美学批判的基础之上,着眼“解构”而非“建构”。
D.中国古代美学注重身体感受,放弃抽象概念的讨论,而直接抵达事物的本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比较中国身体美学与西方身体美学的差异,着重阐述了中西方身体美学的优点和不足。
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一段领起全文,而后从四段并列展开,最后归结全文。
C.第5段段首亮明本段分论点,再从“典型”和“意境”两方面展开,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D.文章中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如“虚实相生”“君子以族类辨物”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身体美学是由美国人提出的,但作为美学概念,身体美学在中国古代美学里就出现了,这是中国美学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B、意识美学强调灵魂、理念等非身体的范畴,窒息了美学的生机,将美学讨论转向身体本身,是美学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
C.中国古人用形神、气韵、风骨等概念品评文学作品,这种“身体隐喻”的阐述方式使我们领略文学艺术的身体象征功能。
D.中国古代美学是以“身体—两性—族类”为思维模式的身体美学,这一美学界定可以为美学返本开新提供新的阐释视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清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化学试卷.doc
- 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 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 莆田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部分解析).doc
-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 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doc
-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卷.doc
- 山西省阳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doc
文档评论(0)